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矗立 奠定 目眩身迷 不知所错
B.硕大 拙劣 名富其实 纷崩离析
C.颠簸 蜿蜒 川流不息 震耳欲聋
D.迁回 缭望 接踵而至 按营扎寨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昆虫名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①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②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准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原叶来做巢穴的盖子;③ 会把卵下在梨形粪球里面;④ 的尾端还有一个第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泡状,是制作并存储毒汁的小葫芦。
A.①螳螂 ②灰蝗虫 ③蝉 ④朗格多克蝎
B.①螳螂 ②切叶蜂 ③圣甲虫 ④朗格多克蝎
C.①萤火虫 ②灰蝗虫 ③圣甲虫 ④隧蜂
D.①萤火虫 ②切叶蜂 ③朗格多克 ④隧蜂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一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C.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
D.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道,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鲁迅《社戏》里提到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老年男性角色。
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
D.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5、阅读《关睢》,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漂亮。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C.本诗既写了对爱情求而有得的欢喜,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
【2】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6、古诗文默写。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5)《<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胸襟旷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片断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8、阅读下面文字后,回答下列小题
机器人为什么学不会骑自行车
(1)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自行车,这个普及程度最高的交通工具仍然是只属于人类的座驾,机器人至今没能掌握汽车这项技术。如此“简单”的一项技能,机器人为什么就学不会呢?
(2)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没必要学骑自行车,所以没人愿意投资研制会骑车的机器人。这个解释确实是合理的,但我们可以把上述问题替换成一个等价的问题:机器人为什么连走路都学不会呢?研究人员发现,让机器人学会走路实在是太难了!
(3)首先,走路的人必须要有一套智能视觉系统,能够迅速判断路面情况,找到下脚的位置。这在平地上还好说。如果地面不平,甚至有障碍物的话,走路者就必须立刻做出判断,这一点对机器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走路是一个身体不断向前摔倒而又迅速恢复平衡的动态过程,走路这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步幅,以及脚掌和腿部的受力,甚至还要辅以双臂的摇摆才能平稳而又快速地向前走,这一点对机器人的运动系统设计者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第三,走路者所有的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和信号输出过程都必须在瞬间完成,而且又不能占用太多的计算空间,这就更难做到了。想想看,人类完全可以一边走路一遍想事情,因为人只需要小脑就可以指挥身体走路了,大脑完全可以留下来干更重要的事情。
(4)以目前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制造技术水平来看,以上三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很难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机器人至今没有学会走路的原因。
(5)也许你会再追问一句:如今的电脑已经如此强大,A人造机械设备的各种功能更是把人类远远地抛在后面,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走路居然就是学不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结构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6)找面镜子放在面前,B镜子中间的你简直就是一架天底下最完美的走路机器。我们的足弓、脚趾、膝盖和髋关节全都长得恰到好处,两条腿的肌肉、骨骼和肌腱也全都是为了走路而生的,每个部位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这种配合几乎是天生的,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掌握。
(7)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进化的力量。生物进化是一个通过不断试错来改进自身的完美机制,我们的身体正是经过了这一漫长的过程才终于适应了陆地生活方式,而走路是如此重要,生物进化干脆把它固化在了我们的基因组当中。刚出生的人类婴儿虽然不会走路,但走路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一应俱全,只要家长稍加帮助,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任何健康婴儿都很容易掌握这一功能。相比之下,机器人没有经过进化这一步,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我们。
(8)总之,机器人学不会走路或骑自行车是因为没有经过进化的洗礼。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开飞机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要容易得多,因为人类在陆地上进化出来的各种经验在飞机上完全不适用,于是机器人便很容易打败了人类。相比之下,无论是自行车、走路都是在陆地上的工作,这是人类最熟悉的场景,无论是生活和学习的时间还是漫长的生物进化都赋予了人类应付这类场景的强大能力,目前的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还远远不是人类的对手。
【1】依据选文简要概括“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很难满足”一句中,“三个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几乎”为什么不能删去?
【3】分析选文中画线的A、B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没人愿意投资研制会骑车的机器人,是因为人们认为机器人没必要学骑自行车。
B.人们在走路时是大脑在发挥指挥的作用,小脑则帮助人们一边走路一边想事情。
C.任何健康婴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掌握的走路功能,智能机器人却很难做到。
D.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相比,在走路和骑自行车方面的优势要远远高于飞机。
9、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课文中,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自然之趣与深邃的意境,“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周亚夫讲究严明治军,坚守原则,不卑不亢……在生活中,我们参与实践,讲究方式方法;与人相处,讲究分寸尺度;庆祝节日,讲究礼仪风俗……“讲究”的背后,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寻常生活的仪式感。
请以“讲究”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