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花齐放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焚书坑儒,箝制思想
2、2021年10月,山东省定陶区十里铺北堌堆遗址被列为“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考古发现:这处遗址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遗址中发现精美的磨制石器、彩陶等器物。据此推断定陶区十里铺北堌堆原始居民的生活场景应该是( )
A.饮食主要以稻米为主
B.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C.最早使用木结构水井
D.居住于半地穴圆形房屋
3、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
A.秦 汉
B.西汉 东汉
C.汉 三国
D.三国 西晋
4、有学者认为,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独立的价值追求,进而提高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宋朝文化的繁荣。其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B.市民阶级的精神享受追求
C.社会风气开放,个性追求发展
D.国家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汉朝
D.宋朝
6、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材料可以判断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秦长城
D.汉长安
7、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尧.舜.禹
B.炎帝.蚩尤
C.黄帝.蚩尤
D.炎帝.黄帝
8、如图为小明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此摘要内容相关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元世祖
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边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融合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C.贞观开元,政治革新
D.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10、东汉前期,让社会呈现“光武中兴”局面的皇帝是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11、“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那么这些典故都与哪位皇帝息息相关( )
A.唐太宗李世民
B.辽太宗耶律德光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12、我国古代的人们常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装饰品 B.乐器 C.兵器 D.食器
1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
A. 繁荣与开放 B.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14、唐太宗时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 ( )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成吉思汗 D. 努尔哈赤
15、运用了3D技术的大型银幕话剧《我是曹操》还原了曹操一个雄韬伟略的形象。下列和曹操相关的史实哪一个是错误的?
A.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控制汉献帝
16、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 )
A.宋、齐、梁、陈四朝
B.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朝
C.齐、梁、陈、宋四朝
D.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
17、(福建龙岩初中期中)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以下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18、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 )
①宋代经济繁荣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④纸币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七年级学生小李同学对历史学习非常感兴趣,她在收集隋朝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如下图,与该图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赵州桥 D. 大运河
20、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1、唐朝时期为了加强对于西北地区的管理,在唐太宗时期设置了______,在武则天时期设置了______。以此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22、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3、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_______);东汉初年,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
2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被称为“____”的李白和被称为“____”的杜甫等。
25、清代,___________创作《石头记》定稿前80回。高鹗又续写了后40回,题名___________,这部书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
26、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______》;清朝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__”
27、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宋太祖实行______政策。
28、统一度量衡:为改变以前各种诸侯国使用的长度、__________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_______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________
(2)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的政治制度。________
(3)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东汉末年农民起义。________
30、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确立了________;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_,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
(2)抗击日本的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将领是____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4)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复辟帝制的是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拓跋宏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1)材料一指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表明商鞅属于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哪一学派?
(3)商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变法。
(4)辨析题: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守旧贵族诬陷,处以车裂之刑,那么商鞅虽死,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说你的理由。
(5)材料二是哪位皇帝的改革政策?他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