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贵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我国一贯遵循的治国之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巩固西北边疆,所采取的举措是

    A.颁发金本巴瓶

    B.设立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立琼州府衙

  • 2、班固称赞此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著作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人及其著作是(     

    A.屈原《离骚》

    B.班固《汉书》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司马迁《史记》

  • 3、宋朝时,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     

    A.科技文化先进

    B.民族政权并立

    C.海外贸易繁荣

    D.经济领先世界

  •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说明(     

    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C.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D.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 5、建国初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设立

  • 6、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 7、唐朝末年爆发的哪一次农民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A.陈胜、吴广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 8、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大量提高的原因不包括(   )

    A.铁制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的兴修 D.手工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 9、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 10、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著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黄帝内经》   D. 《本草纲目》

  • 11、“家天下”的意思是

    A.按血统组成一个部落

    B.把天下大事看得比家事还重要

    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天下人为一家

  • 1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允许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实行“连坐法”   D. 推行县制

     

  • 13、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 B.领导人 C.借助宗教 D.作用

  • 14、秦孝公时期的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 15、下列出土的文物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有( )

    司母戊鼎  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商朝历史的卡片,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开国君主

    B.都城所在

    C.灭亡时间

    D.亡国君主

  • 17、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铭文

  • 18、秦汉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是(     

    A.人类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19、下列对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B.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C.开国君主都是手握兵权的武将

    D.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 20、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周王“授土”“授民”

    B.秦国的商鞅变法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_________国。

  • 22、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______ 》。

  • 23、_______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禹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2)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___________”“非攻”。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___制度。

    (4)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

    (5)东晋的___________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 25、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

  • 26、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___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小明并参观了当地著名的_____________后,深深为我国古代时期的石窟艺术而震撼!

    (3)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请你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洛阳建都的有哪几个朝代(政权)?(至少答出二个)

  • 27、

    (   ) 陈胜、吴广   A、  实行推恩令

    (   ) 汉武帝   B、  大泽乡起义

    (   ) 秦始皇   C、  两次出使西域

    (   ) 张  骞   D、 修建长城

    (   ) 蔡  伦   E、植物纤维纸

  • 28、原始农业兴起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

  • 29、__________族首领______________建立金朝,先后灭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三国鼎立的形成,将下列各项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唐朝著名书法家,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2)唐朝著名画家,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3)宋代著名女词人——

    (4)元代悲剧《突娥冤》的作者——

    (5)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三:如图为西周某一制度。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的什么制度?“选贤与能”与哪几个部落联盟首领有关?这种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2)材料二“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反映了夏朝哪一制度?这一制度从谁开始?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的?

    (3)指出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及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作用答一点即可)?在图片中按顺序写出这一制度的等级划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