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一个辉煌的朝代;唐太宗,一位杰出的帝王,智能兼备,文武双全。下列有关唐太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年号贞观 B. 重用贤才
C. 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D. 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
B.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勤俭治国,政治清明,国力显著增强
3、炎帝、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龙的传人
B.人文始祖
C.炎黄子孙
D.华夏之祖
4、某班同学在制作优秀历史人物展板时将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事迹放在了同一版面,这是因为他们都
A.抗击了外国侵略
B.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开元盛世”被很多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之后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唐朝由盛转在的转折点是
A. 黄巢起义
B. 七国之乱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6、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农民起义威胁统治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掌权
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
C.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了历史先河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8、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勾栏
9、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的出现④磨制石器的发展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们祖先栽培的是
A.大豆、小麦
B.花生、高粱
C.甘薯、水稻
D.水稻、粟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B.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C.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12、《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百官 B.掌管军事 C.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13、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近到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在主要港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市舶司
C.巡检司
D.都护府
14、“旧石器时代”是指:( )
A.使用破旧的石器时代
B.使用古老的工具时代
C.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D.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15、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电影《开天辟地》的片段,可用于下列哪一史实的学习?(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6、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描述的是
A.
B.
C.
D.
17、“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杯酒释兵权
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议和
19、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争战不休。结束这一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王朝是
A.夏
B.商
C.周
D.秦
20、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佳话反映的是
A. 唐与南诏的关系
B. 唐与吐蕃的关系
C. 唐与突厥的关系
D. 唐与日本的关系
21、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定都________;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2)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3)他的思想整理成《论语》
(4)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5)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23、北宋力主抗辽的宰相是_______,南宋著名抗金英雄是_______。
24、宋代商业繁荣,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管理海外贸易;清朝实行__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5、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__________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
26、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
27、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3)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8、《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9、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
30、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嫁给他;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
31、
A.南昌起义(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2、请列举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以少胜多战役。
33、阅读材料: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商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变法在秦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对于这次变法,谈一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