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弹唱各种服务,是平民百姓们日常歇息,谈事的场所。这表明当时( )
A.经济政策不断调整
B.坊市制度被打破
C.人们思想观念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要了解原始农业产生,以下各项中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A.学生的历史课笔记 B.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
C.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 D.《史记·五帝本纪》
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A.炎黄战蚩尤 B.黄帝建宫殿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4、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下理论观点与邓小平无关的史实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有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如下整理,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 外族进攻
B. 统治残暴
C. 内部纷争
D. 天灾人祸
6、人文初祖指开拓人文文化,对中华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炎帝
B.尧、舜
C.黄帝、蚩尤
D.禹、启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驱逐倭寇是为了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他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文天祥
8、史书对下图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东汉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10、有史学家评价:甲骨文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称其为汉字的源头和鼻祖是当之无愧的。这主要是因为( )
A.是商朝时期的文字
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C.全面记载了商朝历史
D.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1、下列对武则天的评价,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牝鸡司晨,狐媚惑主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 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2、标志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1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A.黄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
B.“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
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D.禹的父亲鲧采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14、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其相似之处有( )
①都实行殿试
②都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都爱惜人才
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 )
A.国人暴动
B.诸侯争霸
C.楚汉之争
D.百家争鸣
16、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早在战国时期,桑国就在岷江修建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17、“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颜公书法的特点是()
A. 骨力劲健
B. 雄浑敦厚
C. 秀美飘逸
D. 方折峻丽
18、“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过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9、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如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大运河( )
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D.大运河便利了其交通
20、骆宾王作为少年成名的大诗人,之所以写讨伐武则天的文章,是因为
A. 武则天没有重用自己
B. 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 武则天是一个女皇帝
D.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21、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2、制度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1)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_代替禅让制。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确立了________制。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
23、他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________》一书。
24、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朝,统一全国;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____,唐朝从此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25、_________、家畜饲养、聚落以及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6、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______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7、填空题: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写古称);南至 (写古称),全长两千多公里。
28、我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元谋人,距今________年。
29、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__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____________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
30、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___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1、连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古代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2)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
(4)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3、水是生命之源,造就了中国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依水而居——见证文明诞生】
材料一: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了原始农耕居民,他们建造房屋,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分别是什么?
黄河流域: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流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民治水——传承中华文明】
材料二: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大禹治水”采用了什么方法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因其治水有功、德行高尚,他通过什么制度继承舜帝之位?材料中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用于分洪,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3)据材料三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什么?并据材料概括都江堰发挥了哪些作用?
【水动秦基——关注王朝兴衰】
材料四: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古代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