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通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  )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发达

  • 2、汉武帝时,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培养人才,在长安兴办了太学,以下书目可以入选太学作为教材的有

    ①《诗》   ②《书》   ③《孙子兵法》   ④《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如下图是先秦时期部分青铜器的原料配比,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泥范铸造法”使器物外形规整

    B.该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成熟

    C.该时期青铜器的造型粗糙

    D.青铜器承载着礼器的职能

  • 4、1771年初,一位少数民族首领率领17万部众,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跨越了千里草原,渡过了乌拉尔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这一历史场景是指(

    A.呼韩邪单于归汉 B.清军入关

    C.五世达赖进京 D.土尔扈特回归

     

  • 5、我国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 6、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巩固封建统治

    C. 发展经济   D. 减轻人民的负担

  • 7、先秦儒学在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深远。先秦儒家吸收了殷周以来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继承了西周的礼乐文明,经过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以下内容是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A.有教无类

    B.以法治国

    C.反对苛政

    D.仁

  • 8、黄巾起义是一次利用宗教发动的起义,其信徒信奉

    A.太平道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 9、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专卖 D.休养生息

  • 10、两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B. 认为今生忍受苦难,来世能够得到幸福

    C. 宣传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D. 宣传的内容有麻痹人民思想,加强统治的作用

  • 11、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外文化荟萃之地,是各族文化交融的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 12、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涿鹿之战 D.赤壁之战

  • 13、“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 14、下列对都江堰的评价正确的是

    A.分洪时消除了泥沙的淤积

    B.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C.成为秦统一中国的物质基础

    D.发挥出国防、灌溉、防震、航运的作用

  • 15、“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统治措施中的相同之处有( )

    ①减轻农民负担 ②裁减官员 ③减轻刑罚 ④提倡节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6、“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国是千万家…”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17、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行为,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8、观察如图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朝时没有统一的货币

    B.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C. 中国古代金币流通的时间长、范围广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19、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     

    A.政治动乱和水患

    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

    C.外族入侵

    D.商朝人思念家乡

  • 20、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鹿、熊、猿、鸟等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锻炼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学家(     )

    A.提出“治未病”理论

    B.发明了“麻沸散”

    C.写成《伤寒杂病论》

    D.被尊称为“医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3)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4)宋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隋朝时期开创的选官制度——

    (6)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

    (7)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8)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汉王_______

  • 23、清朝的戏剧,剧种和剧目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

  • 24、唐朝后期,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狂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25、我国古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 26、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 27、图四中的是_________ ,与他同一时间出现的青铜器还有___________

  • 28、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代表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依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 29、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又一表现。

    (1)请写出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主张。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2)列举百家学派中除儒家以外另外三家学派的名称和代表人物。

     

  • 30、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连线:

    1842年   《马关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895年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有许多成语典故源自古代著名战例,请列举与下列成语典故有关的战例。

    (1)“纸上谈兵”源自   

    (2)“破釜沉舟”源自   

    (3)“草木皆兵”源自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民族迁徙,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的相关问题。

    类别:政治形势;特征:政权分裂

    1)图1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类别:经济状况;特征:江南地区开发

    2)图2中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类别:民族关系;特征:民族交融

    3)图3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

    4)综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5)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