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夕,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毛泽东此时致信的主要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2、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A. 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 C. 山海关、嘉峪关 D. 临洮、辽东
3、据统计,春秋时期有100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文献有记载的诸侯国只有十几个,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与中原华夏各国合并到一起。这一现象表明( )
A.“尊王攘夷”巩固了周天子权威
B.战国时期相对和平安定
C.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荣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
B.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C.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5、“趁火打劫”意思是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这一成语用于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哪一国家的侵略行径最合适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锅米饭,一碗白粥,一碟小菜,尽显潮汕人的日常饮食习惯。米饭,永远都是南方人餐桌最令人“踏实和满足”的主角。下列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赵孟頫
8、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求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不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竟相争霸,其第一个霸主是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10、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下列图 中器物是司母戊鼎的是( )
A.
B.
C.
D.
11、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和亲政策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2、下图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院落的陶制模型。豪强大族一般住在这种大院落中,院落的墙体高而厚,窗户高而窄,四个角落都有防御塔,可以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C.陈胜、吴广起义 D.匈奴经常南下侵略
13、“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说明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非常活跃;下列体现了唐朝与今天印度交往的史实是( )
A.“遣唐使”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4、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宋时期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
16、西汉早期,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与汉文帝、汉景帝连续几代
帝王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相同点是
①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都吸取了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③都让士兵还乡务农 ④都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7、魏晋时期,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和学识
B.民族和地域
C.门第和出身
D.等级和财产
18、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9、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邮票,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20、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2、589年(______)世纪),隋朝统一全国,隋文帝创造了史称“______________” 的盛世局面。
23、4世纪前后,鲜卑拓拔部迅速崛起,建立____________。
24、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
25、宋朝的国策是______________。
26、观察如图,将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如图的方框内。
A.春秋五霸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B.东周都城的所在地
C.战国后期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27、华佗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为“医圣”。
错误: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
28、隋朝杰出工匠_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9、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1915年,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黄海海战中,率守军奋力抵抗,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 唐 行省制度
宋 驻藏大臣
元 开元盛世
明 澶渊之盟
清 靖难之役
3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摘编自沙健孙《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论要》
材料二 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中工人、农民比例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上述变化相关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