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央电视台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尚书》推到了世人面前。《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下列史实不在该书记述时期的是(     

    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文景之治

  • 2、目前已确认、被称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位于

    A. 云南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 3、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其建立时间分别是

    A.夏王朝约公元前2000年 B.商朝约公元前2000年

    C.商朝约公元前2070年 D.夏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

  • 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历史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冰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出现在如下图所示的年代尺的

    A.A

    B.B

    C.C

    D.D

  • 7、《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中体现的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

  • 8、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9、下列人物组合中,相似点最多的一组应是:(  

    A.阿骨打-努尔哈赤

    B.铁木真-皇太极

    C.阿保机-努尔哈赤

    D.阿骨打-皇太极

  • 10、《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其作者是北朝的(       

    A.王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谢灵运

  • 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黄巾起义

    D.官渡之战

  • 12、战国时期,韩非的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其主要观点是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顺应自然

    D.以法治国

  • 13、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退避三舍

    D.朝秦暮楚

  • 14、据《东京梦华录》载,为满足市民夜生活延长的需要,“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被打破,北宋东京城里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这主要是由于(     

    A.纸币的出现

    B.商业的发展

    C.商帮的形成

    D.商铺规模大

  • 15、近年来,我国提倡节俭、避免浪费。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思想家批判贵族的奢侈浪费习惯,提倡节俭,他是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 16、清朝嘉庆年间,洪亮吉在奏折中写道:“十余年以来,督、抚、藩、臬之贪欺害政,比比皆是。”他主要批判的是清朝的

    A.财政危机

    B.吏治腐败

    C.军备荒废

    D.人口激增

  • 17、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与这种称呼及下边表格关联度最高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 18、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

    B.

    C.

    D.

  • 19、《史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来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从材料看,张骞身上最突出的价值观是

    A.诚信

    B.自由

    C.公正

    D.友善

  • 20、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

    A.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B. 丝绸之路

    C. 新航路的开辟   D. 郑和下西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___的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是抗元英雄_______的真情写照。

  • 22、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明朝时期,景德镇生产的___________,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 23、东汉时,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 24、________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25、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

  • 26、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请填写有关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容。

    (1)东汉时,宦官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3)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是《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南北朝时,祖冲之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 27、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 2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______,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______帝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 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3). 开通大运河——

    (4). 诗仙——

    (5). 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

    (6). 唐朝的开国之君——

  • 30、观察下边春秋争霸图,写出A、B、C、D所代表的诸侯国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将前后搭配正确的项连在一起)

    第一组:

    毛泽东                      A、发动文化大革命

    抗美援朝                  B、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组:

    毛泽东                              A、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联合国军”总司令          C、麦克阿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两个不同类型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西周形势图

    图二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视各地遇到的麻烦:

    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的韩国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只得临时清除这些障碍。

    麻烦二,秦始皇的一位亲近卫兵在原秦国做了一条长裙。到达齐地后又叫原齐国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裙子,但是当取货时他发现,竟然是“超短裙”。

    麻烦三,到了原是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不仅当地话难听懂,就是当地人写的字也不认识。

    (1)观察材料一两幅图片,说明西周和秦朝在地方上分别实行什么制度?秦朝的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2)针对材料二中的三个“麻烦”,秦始皇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3)综上所述各项措施,分析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