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
秦朝全国人口 |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 修筑长城 | 坑杀儒生 | 死刑 | 赋税 |
2000万人 | 70多万人 | 40万 | 460多人 | 10多种 | 农民要上缴23种收获物 |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人口的急剧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根据史记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无私奉献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团结奋进精神
D.开拓进取精神
4、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感受“智慧”所在,重点应探究都江堰的( )
A.修建背景 B.修建者 C.工程技术 D.灌溉面积
5、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班同学准备开历史诗词大会,其中有位同学搜集到以下几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inɡ)臣。”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A.宋真宗抗辽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7、汉武帝时期,在长安举办了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
A. 国学 B. 乡学 C. 太学 D. 书院
8、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繁盛的西汉时期,作为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书生,为了接受国家的高等儒学教育,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
A.私塾 B.太学 C.县设立的学塾(县学) D.郡设立的学塾(郡学)
9、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 )
A.170万年 B.70万年 C.20万年 D.3万年
10、“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推动道教在民间兴起的主要人物有
A.皇帝、老子 B.张角、张陵 C.孟子、 庄子 D.汉文帝、汉明帝
11、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A.尧和舜
B.舜和禹
C.秦始皇和汉武帝
D.炎帝和黄帝
12、“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书法成就
B.变法思想
C.狩猎技巧
D.医学思想
13、下列有关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中,地理位置最北的是(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燕国
14、《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材料说明刘邦能战胜项羽的原因是( )
A.历史潮流
B.仁者之心
C.善于用人
D.刘邦的才华
15、“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唐朝时的洛阳
D.南宋时的临安
16、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光武中兴”
17、隋朝末年,一位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
A.乘马车
B.坐飞机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
1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D.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9、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伐战争
20、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风靡一时,里面有大量情节描写了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
A. 李世民 B. 李渊
C. 赵匡胤 D. 耶律阿保机
21、远古时代,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_)
22、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记录在《_____》一书中;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形成了_____的局面。
23、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以下空格:
朝代名称 | 都城 | 建立者 | 灭亡者 |
夏朝 | 阳城 | _____ | _____ |
商朝 | _____ | _____ | _____ |
西周 | _____ | _____ | _____ |
秦朝 | _____ | _____ | _____ |
24、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5、张仲景:东汉名医,著有《____________》一书,他发展了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称为“______”。
26、“文景之治”这种治世现象发生的时间: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时期。
27、秦朝建立之初,为改变以往币值混乱的状况,___________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28、北宋灭亡的标志是:________。
29、______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30、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____,人口多达百万。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时最后完成。
31、连线题
铁木真 靖康之变
元 昊 建元灭宋
宋徽宗 统一蒙古
元世祖 建立西夏
赵 构 建立南宋
32、春秋时期,诸侯为取得优势,争夺霸主的地位。请列举称霸中原的霸主三位。
33、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量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2)据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这种“考试”方法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三 北宋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捉高进士地....北宋改革其军事领导体制,将握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分而为三,三衡平列分立,全都握有兵权,却无调兵权。..... 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北宋重视文人的举措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的治国政策。 你同意材料中“北宋重视文人的举措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