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的读书分享丰富多彩,其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警察故事》里的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B.警察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C.小明分享的《警察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D.小花写的那篇读后感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删去“看不见”)
B.这款激光打印机很畅销,15天销售了整整30台左右。(删掉“整整”或“左右”)
C.古往今来,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
D.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惩罚。(把“无论……都……”改为“只要……就……”)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但他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tiē),颇踌(chóu)躇了一会。
B.灯光中瞥(piě)见他黑瘦的面貌,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è)痛疾的文字。
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k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dùn)形。
D.街上行人摩肩接踵(zhǒng),络绎(yì)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将“责任”改为“使命”)
C.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去掉“能否”)
D.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上线首日接待了超过100多位来访者。(去掉“超过”或“多”)
5、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战歌”。李贺在诗中描绘了一场_____的战争,赞颂了作战将士________的精神。(均用四字词语回答)
【2】你从诗中看到了几种色彩?请写出至少三种。任选连续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色彩在你脑海中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 , 。
(5)李商隐的《无题》中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后亦指一切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6)若都似五柳先生那般“ , ”,金钱名利又怎会羁绊现代人追寻诗意人生的脚步?
7、读《昆虫记》之后,你也学到了法布尔的科学探究过程。请你学着他写出科学探究的过程。
8、阅读理解
老海棠树(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自《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有删改)
【1】概述③—⑦段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不超5个字)
A. B. C. D.
【2】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3】本文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的作品。《回忆我的母亲》重在记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___________之情;从本文末句中的“思念”与“痛悔”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奶奶要抒发的感情是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以“老海棠树”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9、按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在低谷还是在高处,总有一个人,一段情,一本书,一处景,一首歌……曾深深地感动着自己,激励着自己,让我们普通的生活闪烁着别样的美好。
请以“有你,就是不一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