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蔬菜类品种丰富
2、历史老师利用下图原始人类头部复原像讲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火,过着群居的生活”,老师讲到的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4、《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其“天下为公”体现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5、“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段文字说的是哪一场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6、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
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有教无类 D.克己复礼
7、古书《礼记·礼运》中记载:“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做首领,……这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如今大道不再施行,天下为家……天子诸侯们的权力成了世袭的……”文中“天下为家”指的是( )
A.天下出现了很多国家
B.天下可以处处为家
C.天下成为大家的天下
D.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
8、新航路的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传人中国、非洲等地的美洲独有物种中除甘薯土豆、辣椒、花生等之外,还有
A. 棉花
B. 玉米
C. 小麦
D. 橄榄
9、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修整。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边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10、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史记》的作者是( )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司马光
11、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
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雕版印刷术麻烦
12、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13、《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的“唐僧”的原型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14、东汉、魏、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 吐蕃
15、“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下列史实有可能在《资治通鉴》中查到的是
A.武则天称帝
B.戚继光抗倭
C.明成祖迁都
D.元朝开凿两段新运河
17、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早期人类起源与中华文明形成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8、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9、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可以使用产自江西景德镇的瓷器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20、“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他是( )。
A.秦孝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齐桓公
2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他与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三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22、(1) 唐朝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 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 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 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驶行政管理权,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直接管辖。
(4)戚继光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5) 引进了原产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等。
23、______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24、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由________发展而来的;秦时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5、秦统一的货币为 __________,汉武帝统一铸造的货币为 __________。
26、明朝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27、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_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________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8、北宋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9、北宋著名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 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0、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隋朝
①一( ) ②一( ) ③一( ) ④一( ) ⑤一( )
3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对应的成就用线连起来。
32、举出儒家/道家/墨家的创始人。
33、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铁器牛耕的出现有何影响?
(3)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请你根据材料三,说说在战国时期在秦国发生什么重大的改革?它又是怎样“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刷变化,许多问题亟特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
(4)你能说说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吗?
(5)根据以上信息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