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是指( )
A.蒙古灭西夏
B.蒙古灭金
C.元灭南宋
D.金灭北宋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B. 南方社会稳定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3、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民族战争的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
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包括(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陶器制作的出现 ④聚落的发展 ⑤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5、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有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这样做,是为了
A.获得高额利润
B.巩固清朝统治
C.彰显天朝雄风
D.顺应世界潮流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张角、黄巢
D.李白、杜甫
7、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双方订立条约,中国收回了2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英国驻俄大使对此评论说:“中国迫使俄国干了他以前从未干过的事,吐出了他已经吞下的领土。”“吞下的领土”应是( )
A. 外兴安岭以南 B. 乌苏里江以东
C. 伊犁 D. 巴尔喀什湖以南
8、下图是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上述文物和文字记载都说明了宋朝时期( )
A.手工业的技术水平高超
B.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进步
C.中外技术交流兼容并包
D.民族经济文化交融加深
9、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 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 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 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 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10、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 晚500年
B. 早5000年
C. 早500年
D. 晚5000年
11、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热播的时候,爷爷给小林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林认为不对,最终使国家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是
A. 司马昭
B. 司马睿
C. 司马炎
D. 司马迁
1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曾纪泽
14、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5、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要做到( )
①听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外敌入侵时保护周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物④服从周天子调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如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刻有文字的甲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7、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
C.“无为而治”
D.“礼治”
18、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19、对下图远古人类解读错误的是
A.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B.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以及人工取火
C.仍过着集体生活,但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显著
D.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已会缝制衣服
2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南方比较安定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下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有作为的开国之君和臭名昭著的暴君。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2)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
(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4)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5)公元前1046年,__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6)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22、唐朝的生产工具________.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________。
23、960年___________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
24、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和《女史箴图》;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5、图一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主持修建的。
2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是从________朝开始的,这时比较成熟的文字是________。
27、 隋朝大运河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
28、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29、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把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南北朝
夏朝——( )——( )—— 东周 ——( )—— 汉朝——三国——两晋——( )
30、宋代商业繁荣,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管理海外贸易;清朝实行__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商 齐桓公 “有功于民”
周 晋文公 牧野之战
齐 赵括 尊王攘夷
晋 汤 城濮大捷
赵 武王 纸上谈兵
32、列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 ‘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材料二 汉武帝使“幕南无王庭”,句奴远通;开河西四郡,“断匈奴右臂”;派遣唐蒙“通西南夷”;改南越为九郡;同时经营东北。
——据林剑鸣《秦汉史》第八章武帝时期民族关系整理
材料三 汉武帝和秦始皇都致力于从思想上统一中国,但武帝采纳董种舒的建议比秦始皇所采纳李斯的建议要温和得多。秦朝对各种哲学思想流派的方针是一律禁绝,造成恶思想界的真空。汉武帝则是在百家中扶植,使它成为正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材料一中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统治地方的制度与周朝相比分别有何变化?
(2)说出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方面强化中央权力的措施。试分析这些指施与材料二中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有何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这一举措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