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位帝王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这位帝王”是( )
A.武则天
B.唐玄宗
C.唐太宗
D.隋文帝
2、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 )
A.赋税负担过于沉重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人口政策成效显著
D.休养生息的必要性
3、赵匡胤是通过什么事件当上皇帝的( )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靖康之变
D.澶渊之盟
4、勤俭是持家之本。在春秋战国的各家学派代表人物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生活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5、电视剧《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的情景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腐朽。这位统治者是( )
A. 纣 B. 桀 C. 汤 D. 文王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仁”的学说
B.“为政以德”
C.“温故而知新”
D.创办私学
7、《三国演义》中有诗赞华佗“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华佗是东汉时期的一位神医,他擅长外科手术,每次给病人动手术前,他都会给病人( )
A.打麻醉针
B.把脉诊断
C.服用“麻沸散”
D.打晕病人
8、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为此,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以德化民”
C.裁减官员
D.合并州县
9、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获得他们生活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历史记载
B.考古发掘
C.神话传说
D.学者判断
10、下列属于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八股取士
1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僅。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北击匈奴
C.削弱侯国
D.实行分封
12、穿越时光隧道北宋都城汴京,体验宋朝人的生活,我们不能体验的是:
A. 游夜市,逛茶馆 B. 逛“瓦子”,住邸店
C. 听说书,品《红楼梦》 D. 挂年画,贴“桃符”
13、“唐朝后期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这段话描述的是
A.唐朝建立的背景
B.唐朝建立的过程
C.唐朝灭亡的过程
D.唐朝灭亡的教训
14、诵读诗词。感受历史。杜甫在《乘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该诗句描绘的是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盛唐气象
1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岳飞抗金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
B.岳家军作战勇敢,屡战屡胜
C.岳飞忠君符合封建的伦理道德
D.岳家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17、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良才善用,能者居之”
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18、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反映了唐玄宗在位的最初20年里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19、《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表现不包括( )
A.国人暴动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20、下图反映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图中②处人物的身份是( )
A.周天子
B.诸侯
C.卿大夫
D.士
2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3)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4)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2、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_________”的方针。
23、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面积迅速增长,长江下游和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是____________。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他是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____________。
25、唐朝纺织业中,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6、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1)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 。
(2)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西周。
(3)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
27、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明成祖称帝后,派____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8、(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_______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河姆渡人距今约_____年,种植水稻,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种植_____。
(3)炎黄部落在_____打败蚩尤;尧、_____、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4)周厉王在位时,与民争利,引发_____;公元前771年,_____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5)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提出“_____”的口号。
29、东汉时,宦官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30、辽代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是______族;金代建立者阿骨打是______族 。
31、把下列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代号写在相对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里。
( )老子 A、主张实行“礼治”
( )庄子 B、主张实行“仁政”
( )孟子 C、“兼爱”“非攻”
( )韩非 D、治国要顺应自然顺应民心
( )墨子 E、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 )荀子 F、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唐朝著名书法家,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2)唐朝著名画家,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3)宋代著名女词人——
(4)元代悲剧《突娥冤》的作者——
(5)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33、对外政策与对外交往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
——摘自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一例“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史实。
材料二: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乱频繁而陷于瘫痪,海上交通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宋朝为扩大财源,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曹寅《宋元时期来华犹太人再考》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退、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的……政策,中国关上了与西方交流的大门,中国人在自己的屋子里打转,会通之路没有打通。中国拒绝了海洋,拒绝了交往,中世纪的城堡最终关闭了一切进步的可能。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致使“中国关上了与西方交流的大门”?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趋势。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