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惊异) B. 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 处处志之(志:记住) D. 寻病终(寻:不久)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尤以第五瀑布最为壮观,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
B.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了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C. 听了大会的揭发,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这个坏人的欺骗。
D. 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一定要昂首挺胸。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篡改(cuàn) 重峦叠嶂(zhàng) 旁逸斜出(xié)
B.遒劲(jìn) 俯瞰(kàn) 油光可签(jiàn) 藏污纳垢(gòu)
C.锃亮(zèng) 题跋(pá) 纵横绝荡(jué) 杳无消息(yǎo)
D.辍学(chuò) 推祟(chóng) 和颜悦色(hé) 振聋发聩(guì)
4、下面各项中对本课四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的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B.《黄鹤楼》的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的情感,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C.《使至塞上》中“直”“圆”二字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D.《钱塘湖春行》表达了诗人对暮春的喜爱,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
5、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代)诗人_____。
【2】结尾两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当年万里觅封侯, 。
(2) ,采葵持作羹。
(3)四面歌残终破楚, 。
(4)《十五从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
(5)《诉衷情》运用典故,表现词人志愿难为,壮志未酬的诗句是: , 。
(6)《朝太子 咏喇叭》形象写出喇叭吹的恶果的诗句: , , 。
(7)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 ,可以明得失。
(8)邹忌修八尺有余, 。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填写人物姓名。
(1)《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主要是介绍______传奇的成长经历。
(2)斯诺认为,______ 是红军领袖中声名显赫且有最强的阶级感的一位。
(3)“红小鬼”们给斯诺什么样的良好印象?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小题。
锁住你的暖
马德
①那一年,他十岁,和班里的同学打架,同学被打急了,一撒手,说我不和你打,你是个野种,你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他一愣,拽着对方脖领子的手顿时松开了。然而,没等同学挣脱,他又重新拽住,一边拉扯,一边大声哭嚷:“你才是野种呢,你才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呢!”
②他哭着跑回家,不吃饭,坐在炕上恶狠狠地盯着母亲。母亲不明端由,把碗筷往他跟前一推,说:“吃饭吧,这是怎么啦?”他看也不看,一扬手,碗筷便滚落到桌下,饭菜洒得到处是。他拖着哭腔,厉声问母亲:“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
③母亲一下子僵在那里,好半天才镇静了下来。母亲说:“儿啊,别听别人胡咧咧,赶紧吃饭吧。”一边说,一边收拾着满桌子的狼藉,却手脚慌乱,不知道从何下手。
④第二天下午,父亲便急匆匆地从矿上赶回来了。父亲的脸色黑黑的,严肃得让他有些害怕。以前,父亲回来总是一把把他架到双肩上,然后把买回来的好吃的东西尽数摊在炕上,让他随便挑着吃。现在,他缩在炕角,怯生生地看着父亲,父亲一下子变得遥远了起来。
⑤父亲说:“既然这样,孩子,这件事,爸爸必须得跟你说说。是的,我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十年前,一个老婆婆把你抱到矿上交给了我。你来到咱家的时候,身上裹着一条小薄被子。而小薄被子里,除了你,还有一封用牛皮纸写的信,那是你的亲生父母写给你的信。信的大意是,因为家里穷,无力抚养你,所以他们才把你送出来。将来,等你长大成人后,他们还会把你接回去的。当然了,老婆婆走的时候,顺带把爸爸的名字以及咱们所住的这个小镇的地址一并带走了。她说,这样好让你的亲生父母找到你。那封信还在,就锁在墙角的那个米色的柜子里。等你长大了,爸爸会让你看的。爸爸今天回来,只想告诉你,孩子,挺直腰杆活着,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幸福,因为你比他们并不缺少什么。”
⑥爸爸走的那一天,用矿工有力的双手,再次把他举到了肩膀上,他“咯咯”笑个不停。是的,这就是他的爸爸,一个很爱很爱他的人。
⑦之后,每天他都趾高气扬地去上学。是的,他什么都不少,为什么要比别人矮一截呢?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曾经和他打过架的同学,后来再没提起过关于他的身世的事情。“即使提起来,我也不怕,我有亲爸亲妈,我有养父养母,你们谁有?”他总在心里,这样骄傲地想。
⑧他总是盯着那只米色的柜子出神。有一次,他问母亲,钥匙在哪里。母亲笑笑说:“钥匙只有一把,在你爸爸那里。”他便有些失望。那封信,会是怎样的呢?恐怕已积了很多的尘土了吧。有时候,他盯着柜子,这样痴痴地发呆。上高中的时候,他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那次,父亲打开了那只米色的柜子,他的心“怦怦”乱跳,以为父亲要做什么,但很快,父亲又把它锁上了。这一锁,他上完了大学,找到了工作,娶了妻,生了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⑨从父亲矿上退休后,已经很老了。有时候,他会想,我的亲生父母呢,他们也该很老了吧。他们还记得曾经写下的那封信吗,还记得那个承诺吗?
⑩当了一辈子矿工的父亲,最后是得了肺癌去世的。料理完后事,他终于得到了父亲那把一直带在身边的钥匙。当他哆哆嗦嗦地打开柜子,却发现,除了那条薄被子,里边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⑪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⑫在一旁看着他的母亲,浑浊的双眸里早已蓄满了泪水。“孩子,你是找那封信吧?”母亲一边说,一边啜泣,“哪有什么信啊,那是你爸爸怕你想不开,怕你被别人欺负而编的一个谎言。这些年,俺俩守着这个秘密,不敢让你知道。其实,你的亲生父亲也是一名矿工,在一次矿难中死了。那时,你刚刚出生不久,你的生母丢下你就走了。于是,你爸爸把你带到了咱们家……”
⑬“扑通”一声,他跪在父亲的遗像前,长哭不起。迷离的泪眼里,他仿佛看到了那封信。是的,那是养父饱蘸了所有的爱,为他写成的。他也要像父亲一样,把它锁起来,锁在自己的心窝里。他知道,这封信锁多久,他就会暖多久。
(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从“他”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 情节 | 心理/表现 |
十岁那年 | ①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气 |
第二天之后 | 得知身世 | 趾高气扬 |
上高中时 | 看父亲打开米色柜子 | ③____________ |
料理完父亲后事后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动(感激) |
【2】有人认为,第⑦段中“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傲视别人。用在此处不恰当。你的意见呢?
【3】文章直到结尾才揭开柜子的谜底,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养父母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9、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