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来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2、宋朝社会上出现“榜下捉婿?的婚姻现象,《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这说明宋朝( )
A.科举受到重视
B.市民阶层兴起
C.贵族垄断选官
D.门第观念强化
3、如下图是司母戊鼎及刻的文字,商周时期的人们会在青铜器上记载祭祀、封赏、兵事等一些重要的事件,我们把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作( )
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大篆
4、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规模宏大、设计周详、制度谨严、布局井然,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这座城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临安
5、“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耙,教民农作。”“神农”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伏羲
6、戏剧在明清时期受到人民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条件好,经济发展
B.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心声
C.雅俗共赏
D.看戏的社会风气浓厚
7、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B.民族之间的差异和隔阂彻底消除
C.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8、课堂上历史老师展示了一幅水利工程图,它让成都平原成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一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9、“公元前209年夏,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的900多人在途中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情急之下,他们当中的领队杀死押队的军官,发动起义。”材料中的“领队”是
A.陈胜、吴广
B.张角,张陵
C.刘邦、项羽
D.卫青、霍去病
10、“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传说孟姜女的丈夫在结婚第三天被秦抓去修筑长城后累死,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无法在众多尸骨中找到丈夫,突然长城的一段倒塌,露出孟姜女丈夫的尸骨。秦长城的起止地点是( )
A.临洮-北京
B.东海-陇西
C.临洮-函谷关
D.临洮-辽东
1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是:
A.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2、“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代替禅让制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1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4、《论语》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则材料说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以刑治国 C.民主法治 D.以德治国
15、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示意图是小明同学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
A.重文轻武
B.杯酒释兵权
C.分化事权
D.闭关锁国
16、他是南宋的状元,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 )
A.陆秀夫
B.文天祥
C.辛弃疾
D.戚继光
17、下列诸国,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
B.晋国
C.燕国
D.赵国
18、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的学生用这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是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②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天子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20、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宋朝为解决第一种关系采取了以下哪种方式( )
A.废除丞相制度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设副宰相若干人
D.设置通判
21、填空题
春秋时期出现的 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 ”至今仍在造福四川百姓。
22、(_________)朝工匠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23、北朝时期的贾思勰非常重视农业知识,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______ 》。
24、__________时,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25、阅读《金、南宋、西夏对峙图》,将相应字母的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大散关
B:南宋都城临安
26、甲骨文使用象形、________、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7、按要求填空
(1)请你把下列史料按类别填到对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汉书》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③秦圆形方孔钱
④大禹治水⑤《论语》⑥炎黄战蚩尤
属于口述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只填字母)
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淝水之战D.八王之乱
正确顺序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8、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
29、唐朝商业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大都会。
3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地名)史称西汉;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______(地名)(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汉武帝采纳_______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33、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请参照示例,将下列信息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提炼一个主题。(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作品,分类不得少于4组;主题提炼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信息
①黄帝②陈胜、吴广起义③秦统一中国④黄巾起义
⑤北方各族的内迁⑥炎帝⑦汉朝的建立⑧汉人胡食
示例 | |
分类 | 主题 |
①⑥ |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作答区 | |
分类 | 主题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