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B.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2、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
A.辽朝、清朝
B.金朝、元朝
C.辽朝、元朝
D.金朝、清朝
3、《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约1300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皇帝制
4、中国古代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商——夏——西周——东周
D.夏——商——西周——东周
5、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北宋时有“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于( )
A. 江浙 B. 海南岛 C. 长安 D. 蜀地
6、这中国国家博物馆春秋战国部分,除了“春秋五霸”所在诸侯国的文物,也有其他小诸侯国的文物,例如,曾国就是被“挖”出来的。展品“曾仲父”青铜方壶证明了曾国的存在。这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诸侯国的产生源于(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世袭制
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8、如图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①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②秦朝统一文字的历史
③夏朝手工业发展的状况 ④商朝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0、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去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参观该馆组织的“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他们能看到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房屋 C.打制石器 D.骨耜
11、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的尊敬,他率领宋军打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 )
A.郾城大捷
B.澶州大战
C.官渡之战
D.赤璧之战
1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就重视农业活动与节气的关系,该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大明历》 C. 《洛神赋图》 D. 《女史箴图》
13、习近平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两宋时期,在对抗外敌方面不具备英雄气质的是( )
A.寇准
B.辛弃疾
C.岳飞
D.赵构
14、用示意图辅助教学是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图体现的是汉朝的( )
A.休养生息政策
B.盐铁专卖制度
C.“推恩令”的实施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5、近年来电视上流行许多“穿越剧”,假如我们穿越到东汉,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光武中兴
B.外戚专权
C.黄巾起义
D.卫温到达夷洲
16、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17、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它的主要地理范围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8、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需闹去处,通宵不绝。上述所载反映的是( )
A.宋代的农业发展情况
B.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C.宋代商业的繁荣
D.宋代对外交往情形
19、下列在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现,能够说明北京人会用火的是( )
①几处较大的灰烬堆、木炭②许多兽骨化石③大量人类骨骼化石④丰富的石器、石片⑤焚烧过的兽骨和石头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⑤
20、下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9课秦统一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1、科举考试影响深远。
(1)科举考试制度正是诞生于___________帝统治时期。
(2)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___________。
(3)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___________的繁荣。
22、230年受孙权所派,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将军是( )
23、由于秦朝的暴政,公元前209年,农民在________(地点)揭开了反秦大旗。这次起义失败后,反秦浪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在___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24、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______;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是西汉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这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25、唐朝灭亡以后进入了______时期,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6、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的局面。
27、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他是______________。
28、填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
|
世界最早的兵书 |
|
世界最重的青铜器 |
|
29、孔子的言论学说被他的弟子记录在______________一书中。
30、填空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是 。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 年,其目的是 。
3.1895年4月,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4.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戊戌变法中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义的是 。
5.康有为、梁启超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 》。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于 年。辛亥革命后 窃取革命果实。
7.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近代山东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 。
8.1918年,李大钊发表 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9.五四运动前期、后期的中心地点分别是 、 。
10.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31、将作品与作者用直线连接起来
《伤寒杂病论》 司马迁
《史记》 张仲景
《缀术》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祖冲之
《蒿里行》 曹操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记录玄奘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文献
(2)907年朱温建立的政权
(3)宋朝时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4)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大宋皇命谨制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暂书”历史上称为什么盟约?试分析该盟约的签订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该朝代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辖台湾、西域地区?
(4)材料三中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