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统一下列史实与之不符的是
A. 实行分封制和承相制 B.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C. 发展交通,修筑长城 D. 首创皇帝制度
2、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先后争霸的国家是
①吴国②越国③魏国④齐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于( )会议后。
A.中共十一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6、《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确立 C.禅让制的传说 D.行省制度的确立
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是因为(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宋朝交通的发展
C.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8、金政权建立和灭亡的时间是( )
A.947-1125
B.960-1127
C.1115-1234
D.1127-1276
9、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周谷城《中国通史》记述“六代的政府,设在建业;其所统治的地方,则是今之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尽是财富之区”,形容其为“南方财富集中江左”, 得此现象的原因是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南方地广人稀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 ③北京人遗址 ④半坡人遗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2、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淮河
D.黄河
13、西汉建立后,大巨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A.休养生息
B.重视农业发展
C.严刑峻法
D.优先发展商业
14、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 )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晋文公 D. 秦穆公
15、下图为北京人复原头像,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16、清初有学者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闭关锁国
D.农商并重
17、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8、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领先世界,下面对此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各国的医学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B.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C. 世界各国的史学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D. 世界各国的宗教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19、1929年冬天,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誉为“中国科学界摘取的第一块金牌”。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
A.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
B.能够制造、使用工具
C.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D.能直立行走
20、中国古代文明既是一部科技文明史,也是一部制度文明史。下列两幅示意图中的制度分别是( )
A. 夏·世袭制 西汉·封国制
B. 商·奴隶制 元·行省制
C. 西周·分封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
D. 唐·科举制 明·三司制
21、_________人是藏族的祖先,它的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求婚,唐太宗把_________嫁给他,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2、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历史人物。
(1)破釜沉舟
(2)约法三章
(3)退避三舍
(4)草木皆兵
(5)纸上谈兵
(6)卧薪尝胆
23、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掉了唐朝。
24、图一反映了东汉后期_____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图二中的人物是_____,他领导了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25、春秋时期的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极大。
2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__________。
27、东汉名医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8、宋神宗时,为了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________。变法收到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而失败。
29、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他以洛阳为重心,北抵 ______,南至 ______。
30、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________(写一个);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31、将右侧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使下列政权与少数民族相匹配
A.元 ______ ①契丹族
B.辽 ______ ②党项族
C.西夏 ______ ③女真族
D.金 ______ ④蒙古族
E.清 ______ ⑤ 满
32、一些重要人物为隋唐盛世做出贡献:
(1)他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励精图治开创繁荣局面:________。
(2)他先后进谏了200多次,被唐太宗称为知得失的镜子:________。
(3)他和宋璟一起辅佐唐玄宗开创唐朝最繁盛的时代:________。
3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秦始皇哪一年实现了统一?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