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如图题词为“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历史上有过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过程,你认为这一过程是
A.历史的倒退 B.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历史的进步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
3、建立西夏的是
A.契丹族
B.女真
C.回族
D.党项族
4、隋唐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名家辈出。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春——赵州桥
B.白居易——“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5、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里的“他”指( )
A.孔子
B.孟子
C.屈原
D.司马迁
6、“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A. 李隆基
B. 赵构
C. 赵匡胤
D. 朱元璋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北宋前期
B.南宋前期
C.唐朝前期
D.北宋后期
8、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大多年幼,以致大权旁落,造成严重的政局混乱。其突出表现是( )
A.地方反叛中央
B.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少数民族入侵
9、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下列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已经懂得人工栽培水稻的居民是( )
A.河姆渡人 B.大汶口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10、某校历史社团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在同一展区看到了“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度量衡的标准器”等展板。该展区的主题可能是( )
A.变法改革显创新
B.大型工程耀千秋
C.各项措施固统一
D.经济手段促交流
1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12、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的起源
1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舜和禹
D.汤和周武王
14、如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有关两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数量(户数)、财政收入的比重对比表。从表中数据能够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
地区 时间 | 北方 | 南方 |
北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万户 |
北宋中期 | 国家财政收入占20% | 国家财政收入占80% |
南宋 | 赋税收入143万贯 | 赋税收入600万贯 |
A.人口不断南迁
B.南方生活稳定
C.商业贸易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15、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光武帝之间的史事
B.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 华佗钻研医学,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D. 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16、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说法错误的是
A.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B.开通于隋文帝时期
C.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
D.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17、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诸侯内乱所致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18、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 ②苻坚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文学艺术繁荣。下列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红楼梦》——李时珍
B.《天工开物》——曹雪芹
C.《本草纲目》——宋应星
D.《农政全书》——徐光启
2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21、______ 是中国商国时期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2、北宋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在________(战争名称)中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在与孙刘联军的对战中败兵北撤,这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4、唐朝______进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元朝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直接管辖。
25、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北击匈奴的将领﹣﹣_________。
(2)楚汉之争,最后赢家﹣﹣_________。
(3)黄巾起义的领导者﹣﹣_________。
(4)“麻沸散”的发明者﹣﹣_________。
(5)东晋的建立者﹣﹣_________。
(6)三国时期,率船队到达夷洲的将军﹣﹣_________。
27、西汉国势最为强盛是_______统治时期;东汉初期的盛世局面是______________。
28、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记录在《_____》一书中;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形成了_____的局面。
29、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______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30、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商朝的文字是_________。
31、请把下题涉及的正确地名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中心 天竺
唐朝的都城 洛阳
玄奘西行目的地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目的地 日本
鉴真东渡目的地 长安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
(1)三大改造结束的时间是?
(2)农业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3)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