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后期爆发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绿林起义 C. 黄巾起义 D. 刘邦、项羽起义
2、刘秀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这一局面史称( )
A.百家争鸣
B.楚汉之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铁农具
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派人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太平洋
B.南到南沙群岛
C.西抵葱岭和库页岛
D.北至西伯利亚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并成为时代风潮。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铁器、农耕的使用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7、同学收集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材料,可以采纳的文献有
①最早的木结构水井②最早的象牙雕刻③使用天然漆④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儒家 |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墨家 |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法家 | “尚法”,依法治国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儒家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9、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10、每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日,人们都要吃饺子。饺子原是东汉“医圣”发明的医治百姓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这里说的“医圣”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1、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2、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西晋灭吴
B. 西晋定都洛阳
C. 西晋灭吴
D. 西晋迁都长安
13、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曾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4、现在世界上存在霸权主义,仔细想想一下,如果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有人来到现代,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
15、谈古论今,汉代的“丝周之路”与当今的“一带一路”相同的作用是
A. 奠定了中国的霸主地位 B. 仅仅有利于中国的商品输出
C. 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16、《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与材料观点最相近的是( )
A.华夏族与周边四夷应严格区分
B.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不同民族存在个性和差异
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17、某历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列举了一个朝代的特点:“一、天下局势:天下的国家。二、政治体制: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独天下的皇权。三、社会类型: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社会。四、文化思想:以吏为师,焚书尊法,诸子百家消亡。”这个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商朝
18、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19、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诸侯王势力谋反中央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D.黄巾起义
20、《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1、唐朝时期,只身一人,西行取经的高僧是________;浮海东渡,弘扬佛法的高僧是________。
22、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_____;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
23、东汉时期的蔡伦之所以得到广泛称赞,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________________”自称。
(2)__________________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3)河南___________(地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韩、西汉、新莽、玄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宋、后赵、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多个政权在此建都。
(4)庙号起源干商朝,是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常用有太祖、世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高祖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魏高祖曹丕、晋高祖司马懿、汉高祖____________(姓名)。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6)《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创作者是东晋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25、填空题。
(1) 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代 和 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3)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
(4)1005年辽与北宋达成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5)1127年,金军俘虏了 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着着北宋 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 ”。
26、历史上常常是“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1)在官员监察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________
(2)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在政治方面________;在经济方面________
(3)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秦始皇实行________汉武帝实行________
(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________
27、唐都 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朝以后,我国王朝的首都总体呈东移的趋势。如南宋的都城在 加以管理。
28、老子是___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___________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9、贞观初年,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磨难到达天竺,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位唐代僧人是 ______ 。唐玄宗时期,扬州大明寺高僧 ______ 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30、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叛军杀死,隋朝宣告灭亡;同年,____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道德经》 | 老子 |
《伤寒杂病论》 | 钟繇 |
《宣示表》 | 张仲景 |
《洛神赋图》 | 司马迁 |
《史记》 | 顾恺之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项羽骁勇善战,歼灭秦军的主力------
(2)曹操偷袭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孙刘联军火攻,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4)东晋团结一致,战败的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2)上述材料描写的是什么制度?
(3)这种制度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4)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