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乌兰察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B.数学钱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C.英语孙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颇有道家风范

    D.政治李老师鼓励互利互爱,生活节俭,深受法家影响

  •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并建立政权。在西晋后的北朝十六国时期,曾经短暂统一黄河流域并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羌族

    B.匈奴族

    C.羯族

    D.氐族

  • 3、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 4、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而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下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颜真卿

    C.阎立本

    D.柳公权

  • 5、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研制出“麻沸散” ③九九乘法口诀  ④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A. ③①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 6、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请按时间先后排出顺序

    ①大都   ②燕京   ③涿郡   ④北京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 7、东汉末年,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于是在我国兴起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8、唐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不是五代的是(  

    A.后唐

    B.后晋

    C.后汉

    D.后蜀

  • 9、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史记》上记载说明 B.考古发掘出的石器工具

    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烤熟的食物 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

  • 10、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这句2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 11、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揭竿而起反抗暴秦。他是

    A. 陈胜

    B. 项羽

    C. 刘邦

    D. 张角

  • 12、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那就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

  • 13、历史古迹和文物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半地穴式房屋 ②干栏式房屋 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猪纹陶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制作时间轴有助于培养历史时空观念,如图中①处对应的朝代是

    A.西晋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15、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文化专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不断强化

    C.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 16、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1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科学的是( 

    A. 女娲抟土造人   B. 上帝造人说

    C. 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   D. 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 18、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记载:“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学者对股墟出土的编钟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记载。这表明(       

    A.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超

    B.古人擅长理论指导实践

    C.青铜器常作为礼器使用

    D.商周青铜器以乐器为主

  • 19、“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 20、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

    A. 《西游记》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僧人_________东渡日本;___________西行天竺。

  • 22、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北宋时期的______,他发明了______

  • 23、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1)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仓颉创造________。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 24、唐朝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______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25、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了城内,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26、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农政全书》

    《红楼梦》

    施耐庵

    《⑤》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_____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

    (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

    (4)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统一通用文字是_____

    (5)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_____

  • 28、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 29、我国最早的文字叫____

  • 30、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一方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先进经验、技术革新, 创作一部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____,另一方面,他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___________,“几何”“点”“三角形”等概念才被中国人认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的三个主要官职。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