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统一后,统一的文字是(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清朝中后期,京城戏班荟萃。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
A.京剧
B.徽剧
C.昆曲
D.黄梅戏
3、“甲骨文”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墟”在
A.河南安阳 B.河南开封 C.陕西咸阳 D.河南商丘
4、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鲜卑
B.匈奴
C.氐族
D.羯族
5、早在1000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的数学家是( )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李时珍
6、夏、商、西周时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产生了累累硕果,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下列有关文明成果,不属于夏、商、西周时期的是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都江堰
D.分封制
7、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8、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对外开放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9、传说黄河流域的尧、舜、禹,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方式称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民主制
10、汉朝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我国哪里出发的?( )
A.山东沿岸
B.东南沿海港口
C.浙江沿岸
D.长江下游港口
11、在陕西省兴平市,有一座西汉的“马踏匈奴”的石刻(下图),它以一匹战马将侵略者践踏在地的寓意手法,来缅怀在抗击匈奴战争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的 的卓越功绩,横线处应填( )
A.蒙恬
B.霍去病
C.张骞
D.司马迁
12、“以人为骑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幅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的暴政,他们分别是( )
A.禹、桀
B.汤、纣
C.桀、纣
D.武王、纣
13、《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D.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14、“安史之乱”爆发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下图中的两只罗马搅胎玻璃瓶分别是在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有学者经研究后指出它们都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罗马帝国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C.东汉掌握了搅胎玻璃瓶制作技术
D.西域是东汉和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16、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晋国 C.燕国 D.楚国
17、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清代( )
《耕织图》局部 清代开荒执照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达
D.土地兼并严重
18、“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民族抗战
B.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C.日本综合国力下降
D.国际的谴责
19、下列诸侯国中,以蓟(今北京西南)为都城的是
A. 燕
B. 秦
C. 赵
D. 齐
20、“耒耜耕田种谷粮,深山采药己先尝。心忧百姓多疾苦,不念神农本帝王。”材料中的“心忧百姓”的“神农”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禹
21、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______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2、刘秀建立东汉,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
23、青铜器采用的铸造技术是(____)。
24、作用:使__________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__________,为以后__________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5、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按要求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1)他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懂得人工取火,他是:
(2)在他生活的地方,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他是:
(3)他具有“部落首领”和“奴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4)他领导牧野之战,率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他是:
(5)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6)他修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
(7)他认为人们要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他是:
(8)他提出仁者爱人,实行仁政,主张“有教无类”,他是:
(9)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他是:
26、天京事变后,____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其写成的《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7、《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_(人物);东汉时,______(人物)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8、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其起点是从长安出发。根据丝绸之路示意图所示,到达A点的国家是____。
29、请你按表格要求完成“科举制度创立发展及影响”的网络知识。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 主要贡献 | 皇帝 |
科举制度的诞生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 隋文帝 |
| 隋炀帝 | |
科举制度的完善 |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 唐太宗 |
| 武则天 | |
| 唐玄宗 | |
科举制度的废除 | (写出朝代即可) |
30、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是_______.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唐朝著名书法家,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2)唐朝著名画家,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3)宋代著名女词人——
(4)元代悲剧《突娥冤》的作者——
(5)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33、填空题。
(1)图一是我国民族英雄 。1662年,他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重要贡献。
(2)图二反映的事件是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始。
(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 战争。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 ”。
(4)图四形象地展现了“救世主” 受难的情景。他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他是 (宗教)的创始人。
(5)图五反映的事件是 。1492年, 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