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奴隶社会史》中指出:“孔子弟子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牛子耕等。”这种把名字和牛与耕连在一起,并广泛使用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
A.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B.农业发展水平高
C.畜牧业发展迅速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 “纸上谈兵”是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赵括 B苏秦 C 张仪 D孙膑
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 黄帝
B. 夏启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在已经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是
A. 云南元谋人遗址
B.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 浙江河姆渡遗址
5、今天我们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6、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 )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发电 ④灌溉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7、从右面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是( )
A.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B.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
C.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
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
8、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推荐人才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实行盐铁专营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C.战国时期修建的郑国渠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10、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凑齐60余万步兵、骑兵27万,东晋兵力8万有余,却被东晋以少胜多打到仓皇溃逃。根据材料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
A.前秦苻坚不得民心
B.东晋部队更加精锐
C.前秦战略战术不当
D.东晋将领有勇有谋
1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远古先民
A.狩猎采集
B.制造瓷器
C.用牛耕地
D.从事农业
1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这里的“变革”主要是指
A.铁器与牛耕的使用 B.都江堰的修建
C.出现“百家争鸣”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3、北宋平民毕昇一生贡献主要在于发明( )
A.司南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雕版印刷术
14、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钩,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说明东汉末年中期以后
A. 王莽夺权,朝政混乱 B. 连年饥荒,百姓艰难
C. 政治腐败,社会昏暗 D.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15、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记录在下列哪部书中( )
A.《道德经》
B.《论语》
C.《春秋》
D.《诗经》
16、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17、观察司南模型图,追溯历史,将司南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朝时期
18、“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哪一个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19、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东起洛阳,西至临洮
D.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2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C.南方社会环境稳定
D.民族隔阂消除,民族关系和缓
21、汉武帝在地方建立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的科技也曾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1)东汉时,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3)科学家________运用三国时期魏国刘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3、项羽、刘邦起义
(1)项羽:在_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___________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24、秦朝建立之初,为改变以往币值混乱的状况,___________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2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礼器,其中的典型是(________)
26、秦汉时期两位对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皇帝是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7、中国已发现的古代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
28、 我国古代许多作品和事件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 。
(2)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______ 。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______ 。
(4)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 。
29、下面左图是200年曹操和袁绍进行的一次决战示意图,图中①处是( )(地名),下面右图所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图中②处是( )。
30、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A B C
⑴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⑵他擅长针炙合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人。( )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32、请列举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几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材料二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材料三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隋文帝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你给予隋炀帝中肯的评价。
(3)结合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隋朝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