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而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2、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
A. 它既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B. 由史学家司马迁编撰
C.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 是班固所写
3、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一局面,汉初统治者施行了什么政策( )
A.仁政
B.礼治
C.休养生息
D.依法治国
4、佛教起源于
A.古代波斯 B.古代印度 C.古代日本 D.古代朝鲜
5、考古学者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栽培稻遗存,这说明( )
A. 原始农业的出现 B. 生产工具比以前先进
C. 家畜饲养的出现 D. 城市的出现
6、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不包括( )
A.玉米
B.稻
C.粟
D.黍
7、图人物名片划横线处填入的人物应是( )
【科技名家】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____________对于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有深入的钻研,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A.吴道子
B.王羲之
C.郦道元
D.祖冲之
8、西汉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开始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高祖之治
B.文景之治
C.武帝强盛
D.光武中兴
9、下列关于佛教和道教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和道教产生的时代不同
B.两种宗教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C.都是中国的本土宗教
D.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都有影响
10、李明同学出生于1995年7月,也就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11、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说:“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一直延续的文明史。”唐大宗的功绩主要是指他开创的(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与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庄子
B.荀子
C.老子
D.朱熹
13、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其中属于中央王朝直接作用下的
①北方及西南各族,先后建立政权
②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③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
④统治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管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和化石,有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建始直立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30万年前的和县人,十几万年前的长阳智人,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遗址和化石( )
A.是研究中国人类起源的依据
B.为新石器时代研究提供帮助
C.反映的都是旧石器时代生活
D.都是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人类
15、1775年,清朝关闭了其它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这说明( )
A.这一时期商业不发达
B.清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对外交流
C.清朝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6、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是由宋朝农民发明改进而成的是( )
A.
B.
C.
D.
17、如图展现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时的情景。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由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国人暴动
18、某博物馆有这样一则介绍:他是隋唐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画注重线条的变化,立体感强,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他”是:(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阎立本 D. 徐渭
19、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0、据下侧“笔记卡片”判断,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
政治上:颁“推恩令”,设刺史 |
经济上:盐铁专卖,统一铸五铢钱 |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D.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1、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___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
22、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新中国的代国歌——
23、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实行__________(制度),有效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弊端加剧,最终在秦朝被__________(制度)全面取代。
24、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代表 | 表现 |
奠基的原始农耕文明 | 距今10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①(农作物)。 |
灿烂绚丽的青铜文明 | ②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流芳百世的精神文明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③”。 |
泽被后世的政治文明 |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④制度 |
璀璨夺目的科技文明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北朝科学家是⑤。 |
沟通中外文明的桥梁 | ⑥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25、后人尊崇______和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和他的主要辅助者,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7、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大运河是 朝 (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运河的中心是 ;北达 (今 );南至 (今 )。
(3)写出大运河四段的名称:A B C D____________
(4)A段沟通了 和 两大水系。(2分)
28、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起__________,东到辽东。
29、东晋“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事件。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2)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 》。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根据提示,写出古代历史上的“第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中原地区第一次和西域地区沟通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四:“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描绘了唐朝开元年间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进步性?(说出两点)
(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鉴真盲目航东海”有何成果?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