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迪庆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诸如长安等繁华的大都市。当时的长安城(    

    ①规模宏伟        ②布局严整        ③商业繁荣        ④市坊合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曾任致远舰管带,在下列哪次大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 3、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鲜卑族

    B.藏族

    C.回族

    D.白族

  • 4、清朝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A. 昆曲、京剧

    B. 秦腔、汉调

    C. 湘剧、花鼓戏

    D. 徽剧、湘剧

  • 5、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与图所示知识卡片内容相关的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 6、成吉思汗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干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西夏

    ④灭亡南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7、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 8、隋朝时称今天的台湾为(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台湾

  • 9、我国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新规。即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

    D.孙武

  • 10、从下列有关秦朝的实物图片中,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有秦朝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秦朝在地方上推行分封制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 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 即使他们都贪浊, 也不及武臣一人 为害之大。”为此宋 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杯酒释兵权

    B.分化事权, 削弱相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 1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经历和周游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贡献。“他”是

    A. 李冰

    B. 李春

    C. 鉴真

    D. 玄奘

  • 13、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是(  )

    A.盘庚迁殷 B.舜传位给禹

    C.尧传位给舜 D.启继承禹的王位

  • 14、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周实行分封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江南经济发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15、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设节度使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

    B.文学艺术繁荣

    C.民族战争不断

    D.商品经济发展

  • 17、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 18、下图雕塑讲述的是传说中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  

    A.炎帝   B.尧   C.黄帝 D.禹

     

  • 1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实行了

    A.减租减息

    B.耕者有其田

    C.交租交息

    D.土地公有制

  • 20、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 选择题   B. 问答题

    C. 作文题   D. 填空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农业发展: 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______ 发展为著名瓷都。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

  • 22、北宋时期,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士气,宋军打退了辽军,之后宋辽订立盟约,史称“______”。南宋时期,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你所住地区在当时属于统治区域。

  • 23、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 2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管控,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

  • 26、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实行___________,制造了大批冤狱。

  • 27、西周分封制

    (1)目的:___________

    (2)方法:周王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诸侯的义务:___________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 29、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生活在________流域。

  • 30、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序号完成下列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______

    2. 汉武帝接受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西汉宗室______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4.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的作者是北朝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改革发展是社会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至亲”。

    ——《战国策 · 秦策—》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秦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

    ——赵翼《廿二史札记》

    (2)材料二中的“帝”是谁?上述材料体现了他哪些改革措施?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