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相关,指的是下列中哪一历史事件?( )
A.国人暴动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2、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材料体现了长城( )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B.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C.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是高超建筑艺术的典范
3、下图是唐朝的“画圣”吴道子创作的《送子天王图》(局部),这幅画说明( )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
A.中华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
B.中外文明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伊斯兰教文化在世界传播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4、秦朝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百家讲坛中《盛唐的背影》讲述了安史之乱这一场孕育在盛世中的暴乱,使整个华北大地从高度繁华突然倒退了数百年。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
B.安史叛军先攻占洛阳,又逼近长安
C.安史之乱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6、易中天教授在评述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7、下图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A.金的建立
B.岳飞抗金
C.金灭北宋
D.金灭辽朝
8、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A.南方垦田面积的扩大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D.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9、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③国内安定、从未出现民族纷争现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看影视剧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考古发现
11、下列著作与《史记》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资治通鉴》
B.《西游记》
C.《本草纲目》
D.《水浒传》
12、史料中对江南地区描述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地区的战乱 C.北民南迁的背景 D.江南商业的发展
13、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确立县制
B.改革户籍制度
C.奖励军功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灭掉六国的“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属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实行郡县制度 D.创立分封制
15、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月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学者研究元谋人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遗址发掘出的化石
C.合理想象
D.史书中的文字记载
16、在一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由此,我们可知“他”是( )
A. 杜甫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17、毛泽东曾评价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该变法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包括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统一货币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汉从凋敝到强盛的变化原因的是( )
A.休养生息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张骞通西域
19、公元前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20、“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史称“开元盛世”的时代,他家中不可能有( )
A. 美丽精致的唐三彩 B. 色彩艳丽的蜀锦缎
C. “开元通蛊”铜钱 D. 大气磅礴的《清明上河图》
21、考古学者在洛阳发掘出夏朝都城遗址______________,这里出土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22、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____改进造纸术。
23、如图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图中空白处的官职是________,负责掌管行政事务。根据如图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_。
24、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____________;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__________。
25、雕塑: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
26、贞观初年,高僧________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学,后写成了________一书,该书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________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7、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_
(2)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确定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
(3)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__制代替禅让制
28、北京人体质特征:保留了_________的某些特征,但__________分工明显。
29、【励精图治空前强大】____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0、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东汉东晋
B. 东汉南宋
C. 蜀东晋
D. 西夏元
31、将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 白 闯 王
赵匡胤 下西洋
李自成 杯酒释兵权
曹雪芹 诗 仙
郑 和 《红楼梦》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皇帝。
(1)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
(3)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三 “请全部部落归附汉朝”“永无离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是什么意思?
(2)材料二叙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请说出他们的和亲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汉朝”指的是什么?
(4)请归纳唐朝中央政权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