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潮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灭( jiān ) 红( yīn)   (è ) 锐不可(dāng)

    B. 手( pá)   形( )   学(chuò) 藏污纳( gòu)

    C. 息(zhì)   热( chì ) 亮( zèng)   痛疾( 

    D. 责( jié) 熟( xián) 红( féi  ) 无消息( y ǎo )

     

  •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报名参加了“垃圾分类小分队”。

    B.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的同学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不以为意

    C.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这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有千钧之重,其意义不言而喻

    D.红色电波,传递着瞬息万变的军情,蕴藏着稍纵即逝的战机。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B.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如果一味的咬文嚼字,又有何意义呢?

    C.他身材高大,站在队伍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同学们都待仰视他。

    D.《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像一道清流,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乱我心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

    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昆虫记》,回答问题。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A____”。在他笔下,昆虫既有虫性,又有人性。蝉在地下“潜伏”四年;B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C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请根据有关内容把A、B、C三处补充完整。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到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会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陪母亲回老宅→(③)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⑨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4】简要说出三婶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5】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命题作文

    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步,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源于有所追求,都体现为通过行动,去努力达到所向往的境界。

    请以“彼岸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