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A. 唐朝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

    B. 南宋政府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C.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D. 元朝重视商业发展

  • 2、明史记载永乐、宣德年间是明代制瓷业的鼎盛时期。以下图片能够体现明朝时期制瓷工艺的是(     

    A.

    B.

    C.

    D.

  • 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著名诗句,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 5、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

    A. 历史的倒退   B. 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 生产力的下降   D. 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 6、下图是中国历史部分纪年表abcd代指4个朝代),说法都正确的是

    ab之间的这段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②cd这两个朝代,封建皇权高度强化③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④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⑤a朝代出现了开皇之治,d朝代出现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7、1921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出土了大量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据研究,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此处古人类属于

    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

  • 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 匈奴

    B. 南诏

    C. 回纥

    D. 吐蕃

  • 9、中医药为防治新冠肺炎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时期的医药学家张仲景阐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主张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史记》 D.《道德经》

  • 10、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请你选出下列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

    A.A

    B.B

    C.C

    D.D

  • 11、“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是战国时期的生动写照,在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的是( )

    A.燕国

    B.韩国

    C.楚国

    D.魏国

  • 12、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A.东京市民到“瓦子”(瓦肆)看戏

    B.元宵节时大相国寺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 13、下列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

    B.铁制农具和农耕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C.聚落及磨制石器的发展

    D.家畜饲养的出现

  • 14、有学者认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其中“改天换地”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开国大典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 15、《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制度被称为(     

    A.宗法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

  • 16、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是

    A. 法治到人治

    B. 严格法治,依法治国

    C. 以德治国

    D. 民本思想

  • 17、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政权,为防历史重演,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下面哪一措施与他无关( )

    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B.废丞相,设内阁

    C.分割相权

    D.设通判分知州权力

  • 18、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

    A. 以士为本   B. 以农为本   C. 以工为本   D. 以商为本

  • 19、《齐民要术》共有92篇,其中饮食烹饪类占26篇,包括制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菜肴和点心等。由此可知《齐民要术》(     

    A.系统总结了前代手工业技术

    B.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富足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D.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

  • 20、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甲骨文

    对应汉字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是:中书省、__________、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__________、兵部、刑部、工部。

  • 22、“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____”。

  • 23、贞观时期,唐太宗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雍正年间,朝廷设立了________,它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24、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__灭亡:1644年,______(人物)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 2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26、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 27、春秋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这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 2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

    (2)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______。

    (3)传说中会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的人物______。

    (4)周武王打败商军的战役______。

    (5)以“尊王攘夷”名义率先争夺霸主地位的春秋诸侯______。

  • 29、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①______和②________

  • 30、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问鼎中原 f.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几个等级?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图)

    请回答:

    (1)通过对材料一所含信息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

    (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是什么?住房样式是什么?位于什么流域?从这些出土物品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