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德国数学家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得到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最能证明此观点的杰出科学家是
A. 张仲景
B. 祖冲之
C. 郦道元
D. 顾恺之
2、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明朝 B.开通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C.起点在今新疆 D.开通功劳最大的是班超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4、历史学习我们必须要分清史实和史论。“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
A.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C.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
D.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朝纣王
5、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6、辽大举攻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御驾亲征的皇帝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仁宗
7、有人作诗曰“新朝建立忧患多,百姓疾苦谁人知。文景齐心来努力,百姓同声谢皇恩。” 下列不属于汉初汉文帝、汉景帝“齐心来努力”的是
A.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B.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C.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D.提倡节俭治国,以身作则
8、秦汉时期,经济发达,全国经济重心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9、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10、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迁都洛阳
C.黄巾起义
D.五族内迁
11、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在建康,历史上统称为“南朝”。这四个相继出现的王朝是
A.宋、梁、齐、陈 B.宋、齐、梁、陈 C.齐、宋、陈、梁 D.齐、宋、梁、陈
12、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
A.山海关、陇西郡
B.辽东、临洮
C.临洮、嘉峪关
D.鸭绿江、临洮
1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的诗句,他是
A.李自成
B.黄巢
C.张角
D.李密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 )
A.孟子 B.司马迁 C.班固 D.荀子
15、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三国
16、《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了南宋都城(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旺
C.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繁荣
17、盛唐的升平,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直下。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鉴真东渡
18、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 霍去病 B. 岳飞
C. 卫青 D. 蒙恬
1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姜太公
B.炎帝、黄帝
C.蚩尤
D.尧、舜
20、它是对外贸易的产物,它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而横空出世,它设立于主要的港口。“它”是指
A.市舶司
B.知州
C.宣政院
D.通判
21、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
22、公元前60年,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________
23、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
24、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亦能推动历史前进。汉族英雄辈出,少数民族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如:契丹族、党项族完成本民族统一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秦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__,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6、它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最早的汉字。(_______)
27、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__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又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______年,明朝建立,定都应天府。
28、公元前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
29、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唐朝高僧______,他西游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井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
30、唐朝书法名家辈出,__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南宋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词与节日搭配起来。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E.元宵节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玉F、春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G中秋节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3)西汉的建立者——
(4)西晋的建立者——
33、读谚习史
谚语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阅读下面三则谚语,并回答问题。
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渭南文集》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李釜源《地图综要》
(1)结合所学,归纳“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