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帷幕 雾霭 人情世故 草长莺飞
B.冗杂 枯燥 海枯石滥 销声匿迹
C.燎原 脑畔 叹为观止 周而复始
D.震撼 怠慢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 纪录片 重峦叠障 不折不挠
B.擅长 葡萄曼 目眩神迷 轻歌曼舞
C.推祟 局域网 巧妙绝伦 潜滋暗长
D.颓唐 化妆品 响彻云霄 恹恹欲睡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们穿越时代,但仍然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
②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③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汲取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④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
⑤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近现代经典诗词……
⑥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到拥有古典气质的夺冠才女武亦姝,100余位诗词大会的选手都是普通人。
A. ⑤①⑥④③② B. ⑥④③⑤②① C. ⑤②①⑥④③ D. ⑥④①⑤②③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个句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实启发思想。
C.“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元丰六年”中的“元丰”是年号,我们家乡红安的地方剧种是楚剧。
D.《昆虫记》是法国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莲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小语:老师说这首诗描绘了奇美壮丽的边塞风光,你认为哪两句最能体现?
小文:
【2】小语:这首诗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问候边关时所作,感情比较复杂,你能结合诗句帮我分析一下吗?
小文:
6、补全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借菊花表现诗人闲适淡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三人)
(3)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8、阅读王子墨的《英雄应当得到时代的敬畏》(有删节),回答各题。
①“虽然我已是耄耋之年,但我还是要把有限的生命继续投入到无限的‘留住雷锋’的事业中。”这是雷锋事迹见证人张峻的最后一句话。英雄早已远去,当年的见证人、亲历者也渐渐凋零。随着往事的沉淀,历史会渐渐模糊,还是更具光亮?时代面对英雄的态度,是怀疑、否定、抹黑,还是铭记、向往、敬畏?答案恐怕就在于每个人的心底是否还有一份对英雄的景仰。
②近年来,舆论场刮起一阵抹黑英雄的歪风。这股歪风,出自一些人心底对革命岁月的陌生与冷漠,源于和平年代浸润出的惰性与轻浮,最终形成了“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僵化思维。这股歪风,裹挟着无知与自大,正吹打着民族精神的根基。
③当前抹黑英雄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网络传递出来的,可以说,网络是这场英雄保卫战的主战场。网络上的名人,作为有能力影响舆论环境的网络公民,也负有净化网络风气、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今年7月,一场“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走进军营活动在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所在部队举行。网络名人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连队的训练生活,用他们自己的媒体平台去传递饱含热情的感触与体会,在网络上得到了大量响应。短短几天,网络名人走进军营活动先后发布相关微博24万余条,搜索引擎网页链接2380万余条,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次,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覆盖人群1.6亿人次,网上网下引起了巨大反响,为网络空间注入一股浑厚饱满的正能量。
④大约700多年前,有一个人在狱中写下如下诗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这首诗,一口气列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十多位英雄,以表达心中的敬仰。这首诗叫《正气歌》,诗人是文天祥。正是英雄,激励着文天祥舍生取义。如果我们任由歪风邪气解构历史、消解英雄,当落笔之际竟发现“时无英雄”,那不是莫大的悲哀吗?
⑤“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无可救药的。”英雄,应当得到时代的敬畏。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关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锋事迹见证人张峻的话,意在引出我们这个时代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英雄这一论题。
B.抹黑英雄的声音,大多是从网络传递出来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围绕网络,打一场保卫英雄,弘扬社会正气的战争。
C.第③段画线句子,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充分证明了网络名人在净化网络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方面能发挥巨大的正能量作用。
D.第④段引用文天祥的《正气歌》,意在证明,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英雄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2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致使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其中就有来自海南省陵水县本号镇的唐博英烈士。事件发生后,各地群众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英雄的沉痛悼念,但是网民黎某却在一微信群中发布多条辱骂唐博英烈士的言论,其中一条是这么说的:海南男孩太多了,死一个两个很正常。引起网民强烈愤慨和谴责。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从产生言论的思想根源、言论危害以及如何整改三个方面对黎姓网友提出批评。
9、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初二,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2)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
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不得抄袭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