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下面哪一项
A. B.
C. D.
2、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派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这种制度我们称为( )
A.周礼 B.夏历 C.分封制 D.世袭制
3、“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 C.重用外戚 D.建立刺史制度
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采纳战国时期思想家中哪家的治国之道。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5、在封建社会里能够使用“朕”这一称谓的只能是( )
A.皇帝
B.丞相
C.诸侯
D.将军
6、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7、以下选项中能够作为研究北京人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
A.
B.
C.
D.
8、史实与结论一致是历史理解的基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 表明了少数民族地位卑微 |
B | 紫禁城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殿宇等9000间 | 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C |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
D | 晋商、徼商是清代著名的商帮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 |
A.A
B.B
C.C
D.D
9、“一带一路”成为当今时政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0、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1、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有关元朝的资料,请帮他整理能够反映元朝民族交融主题的资料。它们是
①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②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③元朝时对外交往活跃 ④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2、山西省被称为“三晋之地”,这一说法正确的解释是
A.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B.人们的约定俗称
C.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国
D.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13、“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是
A.
B.
C.
D.
14、学者曾经用“3+4+5=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形容隋朝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的三个端点,“4”寓意大运河的四段,“5”寓意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四段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淮水
C.隋文帝在位时期开始修建
D.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5、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其中最先称霸的是( )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6、在《农耕图》中同时有扬场和插秧两种场面出现直接说明( )
A. 江南人们劳动的辛苦和繁忙 B. 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劳动人民的勤劳 D. 南方已有双季稻
17、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尚有无穷希望”。该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8、“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商汤灭夏
B.奴隶社会结束
C.舜传位给禹
D.禹传位给启
19、“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源出自( )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巨鹿之战
20、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其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赔款2100万元 ②赔款白银4.5亿两 ③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1、请将相应的内容填写在下列表格。
时期 | 人物 | 学派 | 主要主张 | 代表著作 |
春秋 时期 | ______ | 道家 | “顺应自然” | 《道德经》 |
孔子 | ______ |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______ | |
战国 时期 | ______ | 墨家 | 兼爱、非攻 | ______ |
孟子 | 儒家 | “仁政”“民贵”“君轻” | ||
韩非 | ______ | 以法治国 |
22、(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出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称为“铁人”的是①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②________就是其中的代表。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中共③________,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④________,在中共十九大上,⑤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的指导思想
23、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神机妙算 ( )闻鸡起舞 (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 )功败垂成 ( )乐不思蜀
24、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________(写一个);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25、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生活17年,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________》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26、贞观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与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7、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争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8、(1)到_____时期,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端午等基本定型。
(2)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3)唐朝诗歌发达,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
(4)_____派人三赴流求。
(5)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的是_____。
(6)_____年,唐朝灭亡。
(7)_____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
(8)_____(皇帝)杀害了岳飞。
(9)宋朝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名为_____。
(10)元大都是今天的_____。
29、宋代的春节被称为 ,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
30、春秋时期_____的使用,促进生产力发展,导致了个体农耕,新兴地主出现,新兴地主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引发了社会变革。
31、( )(1)烽火戏诸侯 A 老子
( )(2)卧薪尝胆 B 项羽
( )(3)无为而治 C 周幽王
( )(4)乌江自刎 D 越王勾践
32、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
(1)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早期的________文化。
(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33、扬帆万里第一人,扬我国威于八荒。历史小组进行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请你一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肩负使命】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摘编自《明史·郑和传》
(1)依据材料一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整装远航】
材料二: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结合材料二,写出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
【伟大壮举】
材料三:郑和……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材料三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次数。
【和平使者】
材料四: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的入即出
——摘编自《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