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
A. 高温锻打法
B. 泥范铸造法
C. 人工合成法
D. 蒸煮法
2、《汉书》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中的“博望候”是
A. 张剑 B. 张骞 C. 张角 D. 班超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的方式有( )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其远航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
B.学习佛法
C.寻找黄金
D.传播文化
6、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回纥族 D. 回族
7、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册封达赖班禅 B. 设置驻藏大臣
C. 收复台湾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8、下列哪一内容体现了半坡人比北京人进步了
A.会制造石器
B.会使用火
C.出现了农业
D.狩猎采集
9、明朝建立的时间是
A. 1367.年
B. 1345.年
C. 1384.年
D. 1368.年
10、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元谋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1、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在传说中制作音律的先人是( )
A.神农
B.伶伦
C.仓颉
D.嫘祖
12、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 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B. 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C. 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D. 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3、西楚霸王项羽是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14、假如要去参观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你将去的省份是
A.陕西
B.北京
C.山西
D.云南
15、近代历史上某校的一期学生入校誓词如下:“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依据以上内容推断,该校应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6、“秦王(符)坚与阳平公(将)融登寿阳域望之,见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术皆以为兵,顾谓融曰:‘此未动敌,何谓弱也!’托然始有惧色”。文中“秦王”害怕的军队所属的国家是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
17、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元
18、南北朝统治阶级令人在许多地方辟山削崖,开凿石窟,雕凿佛像,其目的是
A. 宜扬佛教
B. 弘扬艺术
C. 营造旅游景点
D. 展示雕塑
1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减少了10万匹。”这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A.“练水师增海防”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国情以自强"
D.“分洋商之利”
20、某历史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国魂”的中国古代名窑陶瓷展,展品所出年代从商周至清末,涵盖了中国3000多年的陶瓷史。唐朝展区的陶瓷展品可能包括( )
①青瓷 ②唐三彩 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白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族拓跋部建立________政权。5世纪,这一政权统一了北方,________即位后致力于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间交融。
22、古代的科技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1)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
(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_____________。
23、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_________,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___________,由此加强________________。
24、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25、东汉时期___改进造纸工艺。东晋时期___被后人誉为“书圣”。
26、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她改唐为______。
27、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28、他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_____________。
29、商朝青铜制作工艺高超,____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秦统一后修筑了西起______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0、《史记》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到汉武帝时约______ 年的史事。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列举南朝时期的四个朝代名称。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和石头……还发现了大量烧过的朴树籽……
(1)北京人生活的主要地域在哪里?
(2)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多少年?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