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鞍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

    B.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

    C.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

    D.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

  •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逛   触目伤怀 使(chāi)   狼

    B.鄙视   妙手偶得 dài) 倔jiàng

    C.格调   连绵不断 ba)   吆he

    D.推祟   惟妙惟肖 zǎi) 残sǔn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原本葱郁茂盛的植物,渐渐叶黄枝老,这不免让人触目伤怀,感慨时光飞逝,一去不回。

    B.喷泉旁边的那几株柏树修剪的惟妙惟肖,连树枝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C.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D.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过:“人生大病,只一傲字。”这句箴言振聋发聩,全岛人民要保持一颗谦卑之心。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日本鬼子受到重创,狼狈溃退

    B. 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C. 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淮中①晚泊犊头

    宋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淮中:淮河中游。②犊头:地名,在淮河岸边。③垂野:低垂于旷野之上。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请结合内容分析,诗歌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用楷书或行书默写王维诗《终南别业》。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____”。作者是____(国家)____(作者)。在作者的笔下,____像个吝啬鬼一样,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觉得你需要

    ①从外地回家,上午坐车,到家时是凌晨。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遍,但母亲还是不放心,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下车后坐在车站别走,我让你爸去接你。半夜三更的,一个人走夜路多危险啊!”一听这话,我连连叫苦,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再说了,这条路早就走熟了。家离车站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呢,与其让老爸半夜打车来来回回,不如我直接打车回家,我一个年轻人,应该比一个老年人走夜路安全系数高吧。

    ②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母亲都不松口。最终,我一下车,就看到了夜色中的爸,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引颈张望。看见我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箭步冲过去,夺过我手里的行李,满脸喜悦地将我引进了出租车里。车子驶离车站时,看到很多乘客还在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找车,爸特得意地说:“你妈真英明!我要不来,你不一定能打到车。”我无语,比家乡更大的地方我去过不少,一次也不曾在站台上过夜呀,我早就不是扯着父母衣角的孩童了。

    ③回到家,母亲早已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微波炉转着,包子的味道在整个房间里弥漫。转动停止后,母亲从里面端出一个盘子,盘子上面热气腾腾。她催促:“赶紧吃,专门给你买的,狗不理包子,可好吃了。”我苦笑不已,半夜三更的,哪有食欲吃东西啊?再说了,在车上已经吃过晚饭,我现在也不饿啊。母亲却自有一番道理:“哪能不饿呀,我还不知道,坐车可辛苦了,吃不好睡不好的。”

    ④洗脚水早已备好,临睡前,母亲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塞到我手中,像抱着一个火球,整个手一下子暖和起来。看着我不解的样子,母亲说:“一个人睡冷,把它放脚头取暖。”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了,把它丢到我的脚头。那一夜,因了这个水杯,整个人像睡在春天里。手脚冰凉的毛病一下子全消失了。

    ⑤在家里的每一天,母亲总会出其不意地做一些完全没必要的事。可是,你说没必要,她偏说有必要,非要逼着你就范。我忍不住嘀咕,说她多此一举。可她并不因此收敛,离开家时,她又是准备了一大包东西,(   )拿出来给我交待:“这壶香油是自家酿的,送给你的婆婆,你还指望她老人家多照顾呢。这几包花生也是自家种的,给每个同事送一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搞好关系。这些红枣是给你的,每天煮粥时,里面放几颗,补血的……”我一脸黑线,这哪用得着啊?母亲真是想得多。刚把它们拿出来,母亲又(   )装进去,到最后,我只能背着这沉甸甸的包裹上路。

    ⑥我一直觉得,母亲太啰嗦,太喜欢操心,还总是操不到点子上,明明我不需要的东西,她偏要硬塞过来,真是麻烦。直到我自己做了母亲,天冷了,强迫女儿穿棉衣,女儿不吃早餐,非要把她摁到餐桌前,女儿数次(   )吼:“真是多此一举,我根本不需要!”

    ⑦看着倔强的女儿,我站在那里气得不行:天冷了不穿棉衣会得风湿的呀,不吃早餐对胃不好啊,我没有多此一举,是她太不会心疼自己啊!

    ⑧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多此一举,那些在我看来“多此一举”的事情,在她眼里,一定是必需的。我忽略掉的事情,我不在意的事情,她都会细心地捕捉到,样样周全地为我准备好。

    ⑨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母亲觉得你需要。你觉得不需要的,母亲偏偏认为需要,不是因为母亲多事儿,不是因为母亲瞎操心,而是因为,母亲比你更珍惜你。

    1文章第①~④段写“我”从外地回来经历的三件事。请依据原文,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______→母亲怕“我”挨饿为“我”热包子→______

    2在文章第⑤⑥两段的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样样地  气咻咻地  执拗地   B. 一样样地  执拗地   气咻咻地

    C. 气咻咻地  一样样地  执拗地   D. 执拗地   一样样地  气咻咻地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母亲”的“多此一举”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母爱”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难忘________的眼神

    要求:(1)将题目写到答题卡上;(2)600字以上,不超过900字,字迹端正,卷面整洁;(3)诗歌除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