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五家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的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生活用水方便

  • 2、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A.约170万年

    B.约70至20万年

    C.约3万年

    D.约1万年

  • 3、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都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们是(     

    A.炎帝、黄帝

    B.伏羲、女娲

    C.大禹、蚩尤

    D.周文王、周武王

  • 4、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最初流通于(     

    A.北宋时期,四川地区

    B.南宋时期,四川地区

    C.北宋时期,都城东京

    D.南宋时期,都城临安

  • 5、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想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原因是

    A.遵循自然规律

    B.改进工具

    C.请求老天帮忙

    D.主观想象

  • 6、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巢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游牧文明

    C.神话传说

    D.多元并存

  •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但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人物是( )

    A.曹丕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昭

  • 9、在一次鉴宝活动中,主持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介绍它的特点是“端庄劲美,雄浑敦厚”。其作者应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阎立本

  • 10、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通过对以上化石和遗存的研究,可以证明该远古人类(     

    A.使用磨制石器

    B.知道了使用火

    C.能够直立行走

    D.懂得人工取火

  • 11、唐朝诗人胡曾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则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两位诗人对隋朝开凿大运河做出不同的评价说明(     

    A.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B.对于同一历史事物,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或评价

    C.两位诗人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都非常公正客观

    D.隋朝政治清明,社会开放包容,言论自由

  • 1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重要观点。要了解老子的其他观点可以阅读下列哪一书籍

    A.《论语》 B.《墨子》 C.《道德经》 D.《韩非子》

  • 14、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当时人口迁徙的流向是(     

    A.从北方迁至中原地区

    B.从中原迁往江南地区

    C.从中原迁往岭南地区

    D.从中原迁往北方地区

  • 15、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称为( )

    A. 勾栏   B. 驿站   C. 瓦子   D. 榷场

  • 16、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争。这一战争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结束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扩大了疆域范围

    D.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 17、作为我国最早所发现的直立人,如果你偶然穿越并遇见他,你不可能看见(  )

    A. 他会用火烤肉   B. 他的手比脚还长   C. 他会狩猎   D. 他会用打制石器

  • 18、“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 19、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

    A

    B.

    C.

    D.

     

  • 20、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要

    A.阻止外来侵略

    B.加强中央集权

    C.削弱诸侯势力

    D.巩固祖国边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由   传到西方的。

     

  • 22、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 23、汉武帝设立______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

  • 24、宋神宗时,为了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________。变法收到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而失败。

  •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军事的官职--

    (2)东汉的都城--

    (3)产生于古代印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2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他与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三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27、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 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农学家 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28、请你写出对应的成语

    (1)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任,其中房玄龄于谋略,杜如购政于决断,人称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统治后期,把朝政交给了人称____________的李林甫。

    (3)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把预备好的皇袍披在他身上,人称____________

    (4)岳飞是南宋名将,一生廉洁正直,是____________的典范。

  • 29、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我国近代科学家是________

     

  • 30、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东到辽东。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相关事件等连线:

    刘邦、项羽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 楚汉之争

    司马迁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著《史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诗歌的黄金时代”指的是哪一朝_______

    (2)武则天定国号为_______

    (3)唐朝农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_______和_______

    (4)唐朝时,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_______

    (5)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是_______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

    (7)宋朝海外贸易繁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三:

    图一

    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描述了我国原始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请问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样的人。

    (2)材料二中“家天下”指什么制度?这种局面是由谁开启的?

    (3)材料三图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二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4)材料四中的“商君”是谁?从材料二中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