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生活用水方便
2、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
A.约170万年
B.约70至20万年
C.约3万年
D.约1万年
3、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都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们是( )
A.炎帝、黄帝
B.伏羲、女娲
C.大禹、蚩尤
D.周文王、周武王
4、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最初流通于( )
A.北宋时期,四川地区
B.南宋时期,四川地区
C.北宋时期,都城东京
D.南宋时期,都城临安
5、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想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原因是
A.遵循自然规律
B.改进工具
C.请求老天帮忙
D.主观想象
6、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巢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游牧文明
C.神话传说
D.多元并存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但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人物是( )
A.曹丕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昭
9、在一次鉴宝活动中,主持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介绍它的特点是“端庄劲美,雄浑敦厚”。其作者应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阎立本
10、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通过对以上化石和遗存的研究,可以证明该远古人类( )
A.使用磨制石器
B.知道了使用火
C.能够直立行走
D.懂得人工取火
11、唐朝诗人胡曾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则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两位诗人对隋朝开凿大运河做出不同的评价说明( )
A.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B.对于同一历史事物,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或评价
C.两位诗人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都非常公正客观
D.隋朝政治清明,社会开放包容,言论自由
1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重要观点。要了解老子的其他观点可以阅读下列哪一书籍
A.《论语》 B.《墨子》 C.《道德经》 D.《韩非子》
14、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当时人口迁徙的流向是( )
A.从北方迁至中原地区
B.从中原迁往江南地区
C.从中原迁往岭南地区
D.从中原迁往北方地区
15、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称为( )
A. 勾栏 B. 驿站 C. 瓦子 D. 榷场
16、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争。这一战争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结束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扩大了疆域范围
D.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17、作为我国最早所发现的直立人,如果你偶然穿越并遇见他,你不可能看见( )
A. 他会用火烤肉 B. 他的手比脚还长 C. 他会狩猎 D. 他会用打制石器
18、“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9、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
A.禹
B.启
C.桀
D.汤
20、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要
A.阻止外来侵略
B.加强中央集权
C.削弱诸侯势力
D.巩固祖国边疆
2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由 传到西方的。
22、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23、汉武帝设立______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
24、宋神宗时,为了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________。变法收到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而失败。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军事的官职--
(2)东汉的都城--
(3)产生于古代印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他与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三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27、《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 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农学家 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8、请你写出对应的成语
(1)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任,其中房玄龄于谋略,杜如购政于决断,人称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统治后期,把朝政交给了人称____________的李林甫。
(3)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把预备好的皇袍披在他身上,人称____________。
(4)岳飞是南宋名将,一生廉洁正直,是____________的典范。
29、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我国近代科学家是________。
30、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东到辽东。
31、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相关事件等连线:
刘邦、项羽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 楚汉之争
司马迁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著《史记》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诗歌的黄金时代”指的是哪一朝_______
(2)武则天定国号为_______
(3)唐朝农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_______和_______
(4)唐朝时,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_______
(5)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是_______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
(7)宋朝海外贸易繁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三:
图一
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描述了我国原始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请问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样的人。
(2)材料二中“家天下”指什么制度?这种局面是由谁开启的?
(3)材料三图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二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4)材料四中的“商君”是谁?从材料二中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