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无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千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该材料称颂的历史人物应是(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尧舜禹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 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A. B.黄帝 C. D.炎帝

  • 4、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周取代商

  • 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 提倡节俭

    B. 严惩贪官污吏

    C. 善于纳谏

    D. 重视农业生产

  • 6、根据下列文字的字形演变,判断“猪”字是

    A.

    B.

    C.

    D.

  • 7、华罗庚曾在著作中这样评价一位中国古代名人:“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而他创造的“密率”闻名于世。”华罗庚评价的名人是

    A.张仲景

    B.刘徽

    C.顾恺之

    D.祖冲之

  • 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

    C.宋代百姓艰辛的劳作

    D.元朝忙碌的榷场贸易

  • 9、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的是:( )

    ①半地穴式房屋模型②猪纹陶体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陶制或石制的纺轮⑤骨耜

    A.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 10、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如图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张骞出使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 11、现在刷卡消费、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会子

    D.瓦子

  • 12、经过西汉几位皇帝的努力,汉初形成的治世局面是;( )

    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非”

  • 1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消灭袁绍

    B. 建立魏国

    C. 统一天下

    D. 废汉献帝

  • 14、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因为

    A.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B.手脚有明显分工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 15、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相互影响。这反映了(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思想统一

  • 16、“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女杰”历经千年,褒贬不一,她是(     

    A.吕雉

    B.冯太后

    C.武则天

    D.王昭君

  • 17、夏为四季之中,气候最为温暖,动植物生长繁衍最为繁盛的时候,以夏为国家部落标志,寓意强大繁荣之意。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桀

    C.汤

    D.纣

  • 18、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写道的神农教稼,其神农是指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 19、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中外交往与冲突

    B.国家统一与巩固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20、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A.国家统一社会繁荣

    B.对外交往频繁

    C.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D.民族融合国家繁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春秋后期,______创立道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道德经》。 ______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论语》。

  • 22、【青铜·国之重器】商代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23、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辽东;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起点是从________出发。

  • 24、忽必烈继承汗位后,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年,元军消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

  • 25、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 26、《齐民要术》

    (1)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种植农作物必须________,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是我国现存______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__________上占有重要地位。

  • 27、把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或成果代码,填到对应的历史人物的括号内。

  • 28、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例如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________

  • 29、填空题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中涉及到历史上的两个人物是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____说的。

    (3)鲁迅评价这部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书是____

    (4)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作者___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

     

  • 30、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意向深远,它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那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历史人物前面的字母填入其相应成就前面的横线上

    A、主父偃        B、张仲景     C、华佗        D、蔡伦     E、司马迁

    F、释迦牟尼     G、贾思勰     H、祖冲之   I、王羲之   J、顾恺之

    1. 圆周率             2.    《史记》

    3. 《兰亭集序》     4. 《伤寒杂病论》

    5. 推恩令        6. 五禽戏

    7. 《齐民要术》 8. 造纸术

    9. 佛教            10. 《女史箴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按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大败金军,精忠报国——

    (2)抗击倭寇,平定海波——

    (3)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4)册封“达赖喇嘛”,重修布达拉宫——

    (5)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亲征准噶尔部叛乱——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君主的权力逐渐衰微,诸侯之前互相侵伐,当时的国君,喜好厌恶都不一样,所以九家的学术纷纷兴起。各自引用他们的一种学说,推崇他们学说的好处,用这学说来奔走游说,迎合诸侯的心理。

    ——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翻译、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的农具距今约多少年。图二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两幅图中农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商鞅变法有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为使“民以殷盛”和“诸侯亲服”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九家的学术纷纷兴起”指哪一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何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