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乐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人民得不到温饱。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如何解决诸侯王实力强大的问题   B. 如何使思想统一

    C. 如何解决弃农经商的问题   D.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 2、宋朝商人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下列对这一现象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宋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C.北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民族政权间榷场的开设

  • 3、孝文帝改革时,作为统治民族的鲜卑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忘掉自己的语言、与汉民族通婚的风潮。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A.使北魏统一了北方 B.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C.得到贵族的大力支持 D.面临强大的社会阻力

  • 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  )

    A.册封达赖喇嘛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 6、黑板上写着四点信息:“4世纪晚期”以少胜多”“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割据状态”。与这些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牧野之战

  • 7、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商朝 B.西周

    C.西汉 D.东汉

  • 8、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

    A. 苏州   B. 湖州   C. 广州   D. 景德镇

     

  • 9、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子婴投降

    C.巨鹿之战

    D.大泽乡起义

  • 10、现存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铸造于 ( )  

    A. 四羊方尊 夏朝   B. 司母戊鼎 商朝   C. 毛公鼎 西周   D. 铜簋  商朝

     

  • 11、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云南元谋

    D. 陕西西安

     

  • 12、《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 13、李白诗《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歌中描述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 14、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神宗时期开展了一次著名的变法运动是

    A.王莽改革

    B.商鞅变法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 15、“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A. 房玄龄

    B. 魏征

    C. 杜如晦

    D. 尉迟敬德

  • 16、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①传说②遗址③化石④文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7、《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介绍的内容 (  )

    A.讲授佛经

    B.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等科技知识

    C.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

    D.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

     

  • 18、宋诗里邸店如云屯 形容提供住宿的旅店业兴旺。宋代旅店业兴旺的根本原因是(   )

    A.旅游业兴旺 B.商业的兴盛

    C.经济的发展 D.交通比较发达

     

  • 19、《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骑往来,如行国中。”这则材料反映了

    A.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元朝的海上交通十分发达

    C.元朝时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

    D.元朝的海上贸易超过了陆地贸易

  • 20、下图所示货币作为标准货币最早在全国流通始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把都城迁到 ______494,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______

  • 22、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___,提高进士地位。

  • 23、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

     

     

     

     

     

     

     

    文物内容

    船形彩陶壶

    骨针

    鱼纹彩陶盆

    猪纹黑陶钵

    远古居民

     

     

     

     

     

     

     

  •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_____年。

  • 25、南朝政治的表现:宋武帝、________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社会比较安定,但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

  • 26、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至________,北达长城一带,南至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27、根据所有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下列史实,得出相应推论。同学们参观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该古人类资料:

    ①史实:6具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及头盖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股骨、胫骨等化石,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

    推论:________

    ②史实:100多种野兽化石,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推论:________

    ③史实:5个灰烬层,灰烬最厚达6米多,大量的烧骨和少量的烧石。

    推论:________

    ④史实: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

    推论:________

    (2)通过上述史实与推论,得知属于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________;属于工具制造的是:________;属于用火情况的是:________;属于社会组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28、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北伐战争荡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污泥浊水。然而,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断送了国民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汹涌澎湃的国民大革命拉开了序幕。

    (2)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在   誓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进攻湖南、湖北,转战江西,进而占领南京,进逼上海。半年时间,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3)1927年春夏, 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 29、【水利·造福千秋】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的__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30、下图为《某工程示意图》,由____负责修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明代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________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虽然有的历史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它的存在。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它们分类归纳,填入所属的空格中。(只填序号)

    原始居民

    农作物

    使用器物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2)材料一中图5代表了哪个朝代的手工业水平?请写出与图5铸造于同一朝代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材料一中图6的铜壶再现了战国时期诸侯征伐的战争实景,请列举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一例。

    材料二

    (4)材料二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