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坦荡如砥 抑扬顿挫 恹恹欲睡 匿名
B.因地治宜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嶙峋
C.磨肩接踵 名符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锲而不舍 无动于衷 巧妙绝轮 古朴
2、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绿山水画注重以线条勾勒物体的外形,然后用石青、石绿等重彩色渲染,画面细腻富丽。
②可是,这并不能否认青绿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③中国美术史上,山水画独具魅力,成就格外突出。
④我们谈水墨山水画多,谈青绿山水画少,这是因为水墨山水画的成就、影响、地位在整体上高于青绿山水画,某种程度上讲,水墨山水画就是中国山水画的主体。
⑤并且青绿山水画着重表现山水的秀丽壮美,更适合古代宫廷的审美标准。
⑥按照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山水画一般分为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
A.③⑥④②①⑤
B.②⑥③①⑤④
C.②③④⑤①⑥
D.③⑥②⑤④①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① 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② 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③ 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增强文明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迈向文化强国的基础。
A.①厉②贯③具
B.①厉②惯③具
C.①历②惯③俱
D.①历②贯③俱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B. 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 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都无法飞上蓝天。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此诗作者王维是__________朝代的诗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③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一日不见,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⑥《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花繁而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
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乞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乙)它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它才去捉……这种蜘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你别小看这轻轻的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
(1)文段(甲)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文段(甲)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段(甲)中“他”指_______________(填人名),“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指的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乙)中的蜘蛛名叫________________,它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做父亲
丰子恺
①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②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③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④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⑤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⑥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①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⑦“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⑧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⑨“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⑩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⑪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⑫“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⑬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⑭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⑮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⑯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⑰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注释)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
【1】仿照示例,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段落 | 语 句 | 孩子的心情 |
第②段 |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 A |
第④段 |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 B |
第⑧段 |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 | 不舍 |
【2】阅读第⑥段,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
【3】第⑭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我赞同第__________种看法,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需要很多也会经历很多。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次失败的体验……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