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毕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中国结”的全称就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③②⑥①⑤

    D.④①③②⑤⑥

  •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涂墁 蔓延 张目结舌 旁逸斜出 B.倦怠 蜷伏 自出心裁 潜滋暗长

    C.狼藉 繁殖 妙手偶得 触目伤怀 D.颓唐 秀顽 春寒料俏 重峦叠障

  • 3、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广安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 4、选出填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20日夜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A. ( ),、,、、、、,。   B. “ ”,、,、、、、,。

    C. ( )。、,、、、、,。   D. “ ”,,,,,,,,。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面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雎鸠和鸣的和谐美好画面,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B.“流之”“采之”“芼之”表现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表现了男子没有达到追求目的而苦闷焦灼的情态。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才艺超凡、品格优雅。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试结合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补充完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他被公认为是“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这艘潜艇是   (人名)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异常坚固,结构巧妙,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2)诺第留斯号最后的结局是(   )。 A.被海军战舰击沉了 B.被卷入漩涡不见了 C.突然消失了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围炉煮茶”热潮迅速兴起,年轻人开始尝试用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

    不久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围炉煮茶”这类渐兴吃茶方式逐渐风靡全国,年轻人赋予传统茶文化新玩法,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美学产生的深刻影响。

    “围炉煮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带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和新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茶文化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非遗文化。

    (摘自《“围炉煮茶”热潮的非遗文化逐渐走红》,有删改)

    【材料二】

    围炉煮茶“出圈”背后,是“茶文化”逐渐被年轻人认同、喜爱。茶馆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茶馆已兼具商务属性与休闲属性。以沪上连锁的隐溪茶馆为例,作为传统中式茶馆,这里已成为商务人群洽谈、办公以及团建开会的好去处。另一类茶馆,则跳脱传统类型,更追求接地气和烟火气,例如新中式茶馆tea'stone,对标咖啡馆和新式茶饮店,让喝茶像喝咖啡一样简单、方便。而围炉煮茶,就属于后者。

    “市场看准围炉煮茶这一中式饮茶方式中蕴含的情绪价值。”美团新兴玩乐项目负责人分析。她认为,一是这个产品足够新奇,炭炉、茶壶和烤物,简简单单就能营造出中式传统生活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年轻人拍照打卡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体验慢生活成为其核心要义,更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围炉煮茶火爆,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众多“95后”甚至“00后”走进茶馆,学习和体验茶文化,带动茶馆业态出圈。

    “围炉煮茶改变了年轻人对喝茶的认知,而且,这类全新的饮茶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压力不会很大,大家也更愿意去尝试。也许未来,年轻人会因这份体验喜欢上茶文化,那围炉煮茶的意义就达到了。”田媛媛说。

    (摘自《“围炉煮茶”火出圈,年轻人热捧的是什么?》,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上海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的两名朋友吃饭时突然昏迷。民警到场后发现,房间内正燃烧着围炉煮茶的炭火炉,遂立即将炭火炉拎至天台并开窗通风。所幸三人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

    围炉煮茶本是美事一桩,但如在封闭的室内进行,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工程师袁晨说,“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由于产生明火、持续高温、烤炉质量参差等问题,消防专家还重点提示了围炉煮茶背后的火灾风险。

    “点燃时有火星溅出来,尤其不能扇风,越扇火星越多。幸亏桌子上没有容易燃烧的东西,不然真担心着火。”在体验围炉煮茶时,差点引起火灾的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说。

    (摘自《透视“网红项目”围炉煮茶背后的安全风险》,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炉煮茶”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美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在陶冶情操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非遗文化。

    B.“围炉煮茶”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不但具备商务属性,也跳脱传统类型,具备了休闲属性。

    C.“围炉煮茶”提供的社交方式,其核心要义是体验慢生活,其中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美好向往。

    D.“围炉煮茶”一方面能营造出生活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2】为什么围炉煮茶会受到如此喜爱,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原因。

    【3】你的同学了解围炉煮茶后,想在家庭聚会时进行尝试。请你结合材料三对其提出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骄做……但就是在战胜这些弱点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进步,获得了成长。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