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
3、下面语段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游觉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3)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4)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5)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A.(1)(3)(2)(4)(5)
B.(1)(2)(3)(4)(5)
C.(5)(1)(2)(3)(4)
D.(1)(4)(3)(2)(5)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翡翠(fēi) 臆度(duó) 胸襟(jīn) 坦荡如砥(dǐ)
B. 玛瑙(lǎo) 匀称(chèn) 连亘(gèn) 势不可当(dāng)
C. 迥异(jiǒng) 掠起(lüè) 解剖(pōu) 旁逸(yì)
D. 迸溅(bèng) 充沛(pèi) 胆怯(qù) 无边无垠(yín)
5、诗歌鉴赏。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争暖树”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了西湖旁边的草长得很高。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春行钱塘湖,喜爱钱塘湖的美景,流连忘返的喜悦心情。
6、古诗文默写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5)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6)素湍绿潭,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7、文学常识填空。
《回忆我的母亲》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追述钟太夫人一生事迹的________________(体裁)。
8、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11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12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13“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14“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15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16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17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18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19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20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21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22“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23“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24“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25“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26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7秋明真是好样的!
28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29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选文有改动)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
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____________→前些年,__________ → 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
【2】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
【3】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4】第④-⑭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 造有什么作用?
9、请以“心有诗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