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阙处(quē) 素湍(tuān) 属引(zhǔ) 绝(yǎn)
B. 沿溯(sù) 曦月(xī) 叠嶂(zhàng) 襄陵(xiāng)
C. 悬泉(xuān) 飞漱(sù) 哀转(zhuàn) 蔽日(bì)
D. 涿县(zhuō) 略无(lüè) 绿潭(tán) 凄异(q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记载(zǎi) 推崇 狼籍 惟妙惟肖(xiāo)
B.婆娑(suō) 秀颀 ##dot## 吆喝 自出心裁(cái)
C.纤维(xiān) 嶙峋 琐屑 坦荡如砥(dǐ)
D.遒劲(qiú) 踌躇 濒临 摩肩接踵(zhǒ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
B.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响着那美妙的乐声。
C.苏炳添的奥运夺牌梦终于实现,压抑在心中很久的郁闷和焦虑终于豁然开朗。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孕育 诬蔑 乌蓬船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B.物侯 瞳仁 蜂窝煤 阳俸阴违 拾级而上
C.缄默 斡旋 浑浊物 接踵而至 销声匿迹
D.羁绊 颠簸 水中坻 格物致知 人情事故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下面是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 (《诗经·郑风》)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写出两句含有“花”字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格列佛游记》、《围城》皆为讽刺小说。请从下面语段中任选一个片段,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片段一:
他说:在外国人看起来,我们的国势似乎还很兴隆,不过实际上我们有着两大危机。一方面国内党争激烈,一方面极其强大的外敌时时有入侵的危险。关于第一件,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有两大政党互不相让,一党叫做特拉迈克三,一党叫做斯拉迈克三。因为一党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所以根据鞋跟的高低才分成两个党派。据说高跟是最合乎我们古代的制度,但是不管怎样,皇帝却决定一切行政官吏必须任用低跟党。这你不会不察觉到,皇帝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要比任何朝廷官员的鞋跟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大约相当于一英寸的十四分之一)。两党间仇恨很深,以至于他们绝对不在一起吃喝,更不在一起谈天。算起来特拉迈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超过我们。但是一切权势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怕的是皇太子殿下多少有点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有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些,所以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片段二:
“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么,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鸿渐说:“你从前常对我称赞你这位高老师头脑很好,我这次来了,看他所作所为,并不高明。”辛楣说:“也许那时候我年纪轻,阅历浅,没看清人。不过我想这几年来高松年地位高了,一个人地位高了,会变得糊涂的。”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换 面
①母亲连着喊了几声连生,没听到应答,就走出门来,大着声朝着对面竹林里喊。脆嫩的回声就像小鸟般扑楞着飞过来。接着,钻出一个泥猴似的少年来。
②连生手里握着一只蝉,蝉鸣悠扬,随连生一路叫过来。母亲将一个装了麦子的提箩交给连生,去换面吧,二婶家也要换呢,你一起带去换了。连生一把提起那两个装了麦子的提箩,高兴地出门去了。
③夏日的午后日头正毒。连生两只手提着两个提箩,只好把蝉埋在麦子里。蝉很狡猾,不时地从麦子里探出头来,一点一点地往上爬。途中有一段田埂路,很窄,连生走得很谨慎,蝉趁机爬到了麦子上。连生有些急了,但又不敢放下提箩,大步往前走。蝉得到机会,“吱”的一声飞到对面田边的一棵大柳树上去了。连生想再去捉蝉,又怕耽误了换面,看了一阵,不舍地转身走了。
④面房很快到了。牵面的是一个跛腿老头,人称二先生。二先生人品好,老少无欺,从不短人斤两。又牵得一手好面,细如丝,白如霜,又劲道,又瓷实,很好吃。人们说,吃了二先生牵的面,寡淡的日子也平添了几分滋味。
⑤连生一进门,慈眉善目的二先生就过来招呼,将一个大蒲扇递给连生。然后有条不紊地称麦倒麦,称面装面。很快忙完两份面。连生心里惦记着那只飞走的蝉,提着两提箩面,连跑带跳地往回赶,感觉比来时还轻快,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那棵大柳树下。树上有好几只蝉在叫。听到蝉声,连生走不动了,放下提箩朝树上看。
⑥刚才那只飞走的蝉也正在使劲叫呢,那叫声格外悠长,格外响亮。连生的心跳加快了,猫了腰就往树上爬,悄悄地爬向那只蝉,突然手一扑,捉住了,满心欢喜!他是不会让蝉再次逃走的。于是,用一根细麻绳,一头系住蝉,一头系在提箩上,蝉只能围着提箩打转转了。
⑦连生高兴地站起身,看了一眼两个提箩,心不由一紧:面,好像少了。他记得,从牵面房出来时,两只提箩都是满满的,这下都变得浅浅的,特别是二婶家那个暗花提箩,好像浅得更厉害!
⑧莫不是有人趁我上树捉蝉的时候,偷面了?连生看了看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一轮白花花的太阳,毒毒地炙烤着大地。他有些急了,自家的面少了还好说,二婶家的面不能少!二婶像母亲一样爱自己,可不能对不起二婶啊。连生看看自家的提箩,又看看二婶家的提箩,弯腰从自家提箩里拿出一挂面来,放进二婶家的提箩里。二婶家提箩里的面,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而自家的面浅了。
⑨那是一大碗面呢!连生记得,有天晚上,母亲煮了面,他觉得很好吃,就多吃了一碗。他吃完面,却发现母亲的碗里没面了,最后,母亲只喝了面汤。为此,他责怪了自己好多天。这下,又无端少了一碗面,到时肯定又会少了母亲的。
⑩那不行!连生弯下腰,把刚放进二婶家提箩里的那挂面,拿出来,又重新放进自家的提箩里。可目光触到二婶家的提箩时,他一下子懵了:二婶家提箩里的面,少得他不敢看了。他连忙扭过脖子,又斜眼瞄了一下那个暗花提箩,像做了贼一般。
⑪连生把那挂面又放进了二婶家的提箩里。可看了自家的提箩,他又心痛了。他想将那挂面重新拿回来,可手伸了几次,还是缩了回来。
⑫此时,那只蝉因麻绳的拉拽,不停地鸣叫着,连生听得有些心烦,解开麻绳,放了那只蝉。
⑬母亲回来了,见他像个蔫茄子,惊讶地问,不舒服?连生不答,母亲很疑惑。这时,二婶提着那箩面过来了,手里还捏着一杆小秤。二婶说,嫂子,二先生的面称错了。母亲一惊,称错了?不会吧,二先生的秤向来很准。二婶笑了笑,说,这次不准了。
⑭母亲看了一眼连生,又转头看向二婶,问,少了多少?二婶说,不是少了,是多了,多半斤多呢,我回家提起那箩面时,觉得沉沉的,一称,还真是重了。母亲接过秤,也称了自家那箩面。一称,母亲的脸就阴了,说,少了,少了半斤多呢。怎么会这样?母亲和二婶一齐把目光转向连生。连生满脸晴朗瞪大两眼,看着两提箩面。儿子情绪好转,母亲的心情也好了,毕竟跟儿子比起来,少半斤面太小菜了。
⑮不过,母亲还是想问个清楚明白,连生就把路上的事说了。听完,母亲和二婶都大笑起来。连生更疑惑了,问,提箩里的面怎么看着比原来浅了呢?母亲说,我的傻儿子,你提着撞来撞去的,原来的空隙撞没了,看着就浅了。连生一下子跳起来朝门外飞去,眨眼功夫就消失在那片竹林里。二婶在后面喊,连生,晚上到我家吃面呀。
⑯没听到回声,只听到竹林那边,传来一片悠扬的蝉鸣。
【1】“蝉”贯穿于情节的始终。请参照示例,补全小说情节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换面返回路上,连生上树捉蝉,系好蝉后发现面少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晓面没少的原因后,连生飞进竹林捉蝉。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
连生一下子跳起来朝门外飞去,眨眼功夫就消失在那片竹林里。
【3】小说多处写到悠扬的蝉鸣,分析结尾画横线处写蝉鸣的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篇小说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年的味道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吉尔斯·达利,英国人,曾是时尚及音乐摄影师,后来把注意力转到了人道主义事业上,成为捕捉“激励人心的故事和人文精神”的纪实摄影家。2011年2月,他在阿富汗的一次行动中,不慎踩到地雷,失去了左手和双腿。在重症病房,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他决定和死神搏斗,列下100位最想拍摄的人物名单,如果可以活下去,将为他们一一拍摄肖像。36次手术,10余次徘徊在鬼门关,他挺了过来。18个月后,他做出惊人的决定,用仅剩的右手,重回阿富汗继续拍摄。之后,他又投身2012年残奥会的报道中,为让全世界更了解残疾人不遗余力地工作。他康复后拍的第一张肖像照《故事的开始》,在今年3月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史上10幅最佳自拍肖像作品。
面对人生的打击,吉尔斯·达利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韧地与命运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经受挫折永不消沉,直面现实积极进取,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坚守。
要求:①认真书写,力争工整、美观。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名。
④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