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茂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将“跟党走、听党话”调整为“听党话、跟党走”)

    B.通过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孩子们领悟了文学之美。(删掉“通过”或“使”)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与规模。(把“加快”改为“扩大”)

    D.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团结协作”后添加“的精神”)

  •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凄神骨,悄怆幽邃。寒:使(人的骨头)寒冷。(《小石潭记》)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管。(《桃花源记》)

    C.盖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核舟记》)

    D.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桃花源记》)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扶(chān)   簌(sù)       躇(chóu)   跚(pán)

    B.琐(xuè)     枝(qiú)     (qí)       视(bǐ)

    C.洗(dí)       毛(rónɡ)   (yù)       (cùn)

    D.雕(lǚ)       (zòu)     长(rǒnɡ)   临(bīn)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诘责  粗糙  胆怯  正襟危座  白手起家

    B.浩瀚  匿名  娴熟  器宇轩昂  震聋发聩

    C.窒息  平庸  滞留  一丝不苟  油光可鉴

    D.掌故  燥热  蒙昧  催枯拉朽  抑扬顿挫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______、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颈联描绘了诗人登楼所望的景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3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5)感时花溅泪,   。(《春望》)

    (6)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使楚》)

    (8)《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小题。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或者住在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能土和木料草建成的营房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红军的饮食极为简单,咖啡、茶、蛋糕、各种糖果或新鲜蔬菜,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东西,他们也不想。咖啡罐头比咖啡更有价值,没有谁喜欢咖啡,它的味道象药一样,但是一个好罐头却可以做成一个耐用的饭盒。热开水几乎是唯一的饮料,喝冷水受到特别禁止。

    红军士兵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讨论和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2】第二段反映了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2)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1) 

    漏洞百出

    (3)

    (4)

     

     

    2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3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分点简说,至少说4点。

    5结尾说“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象一下,作者在沉思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勇敢的人总会用自己的努力、拼搏、汗水等战胜它们,获得来之不易的成果。

    请以“来之不易的成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3.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4.不得抄录本试卷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