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襄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1年11月第19届广州国际汽车展秉承“新科技、新生活”,开设了全新的题材展区。

    B.广州港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今年前10个月该港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约48%左右。

    C.为了让学生体验、通晓和了解灌溉与种植等农耕活动,大石街开通了农耕文化实践活动。

    D.番禺诗词大会营造了学子们学习中华诗词文化的浓厚氛围,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选自《呐喊》,写的是作者童年时在家乡看戏的一段经历。

    B.演讲,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演讲者往往会借助一些语言技巧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礼记》是儒家著作。《大道之行也》阐述了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出自《礼记学记》。

    D.“记”“说”都是古代的文体。“记”,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量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说"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通常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如《马说》。

  • 3、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

    B.颔联写了两人“离乡背井”和“客居话别”双重别绪,表达无限凄恻之感。

    C.颈联是说真挚的友情是不受空间阻隔的,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D.尾联描写了友人在岔路口依依不舍挥泪告别,以至于儿女们也跟着抱头哭泣的情景。

  •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这句话的主干是:目光集中到旗杆上。

    B.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内容上包含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C.“热烈欢迎”“一泓泉水”“生日礼物”“壮丽山河”这四个短语的类型不相同。

    D.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举行。(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旅夜书怀①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②独夜舟。

    星垂③平野阔,月涌④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⑤,官应老病休⑥。

    飘飘⑦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⑧。

    【注释】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自成都乘船东下,此诗写于漂泊途中。②危樯: 高竖的桅杆。③星垂:星空低垂。④月涌:月亮倒映在江面,随江水流涌。⑤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⑥官应老病休:因年老多病而被罢官。这里和上文的“名岂文章著”都是反用其意。⑦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是飘零、飘泊的意思。⑧沙鸥: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一类鸟。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星垂平野阔”营造了清丽婉约的意境。

    B.颈联表明诗人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凭借诗文名满天下。

    C.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写出自己此时像天地间的沙鸥一样自由自在。

    D.诗歌前两联描写“旅夜”所见之景,后两联抒写情怀。

    【2】请你结合全诗说出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独”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釆桑子》)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中原乱,_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中诗人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抒发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认为“国恒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选自《昆虫记》)

    【1】材料中的红蚂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写出两点)?试结合材料内容分析。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你从法布尔这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写出三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问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又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你仿照示例,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设计一张插图并且谈谈你设计的理由。

    示例: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①插图的内容:画面右边是阿长,她身穿蓝色布衫,她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画面左边是小鲁迅,正在翻看《山海经》,脸上的表情又惊又喜。

    ②设计的理由:这幅插图特别能够突出阿长的慈爱,她千辛万苦买来了小鲁迅渴慕已久的绘图本的“三哼经”,表现了人性中的至诚至善。

    (2)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稿

    改定稿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30年后,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请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