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梧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读者,目的在于普及科普知识,历以带的内容写得平易近人

    B.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破案过程中明察秋毫,使得一个个悬案水落石出,堪称一代神探。

    C. 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D. 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轿身与两岸的美景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 2、下列对萤火虫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B.雌萤火虫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C.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火虫发育成熟的标志。

    D.无论是雌萤火虫还是雄萤火虫,从生下来到死去都是发着光。

  • 3、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是并列短语,“器宇非凡”是主谓短语,“油然而生”是偏正短语。

    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

    D.“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经过这场春雨的沐浴,地里的竹笋齐刷刷冒出来一大片,栩栩如生,鲜嫩无比。

    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此诗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②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1】“笑”字值得玩味,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分析。

    【2】赏析“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一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名句积累与运用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2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春望》中诗人以战乱之中家书的难得,说明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世态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游山西村》一诗中融人生哲理于自然风光之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古往今来,历代志士仁人,或为忠君,或为报国,留下了一曲曲壮歌,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堪称壮中之壮,不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也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大义凛然的民族魂魄。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渭州” “五台山”“二龙山”“六和寺”对鲁达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请根据示例,简要概括人物在相关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①渭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台山:剃度出家,改名鲁智深,因不守清规戒律,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撵走。

    ③二龙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六和寺:大彻大悟,安然圆寂。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忠诚无声

    韩丽敏

    林强在“基本指挥所”帐篷前立定,喊了声报告!

    林强吧,进来!总指挥柳杨在帐篷内说。

    林强撩开帐篷门帘走进去,立正、敬礼:柳总指挥!

    柳杨已经离开座位,抬手还了礼,满意地说:够迅速,合格!

    召之即来是一名军人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说做新形势下能打仗打胜仗的革命军人,就是瞎扯。林强说。

    柳杨黝黑清瘦的脸上法令纹刀刻一般,那双不大但极其有神的眼睛流露着赞许的光芒。他点点头说:自觉在改革大局下行动,是流淌在军人血液里的“崇高基因”,围绕打仗搞科研,就是自觉践行强军目标。林强,实践证明,你是经得住考验的,“强人”这个绰号,并非浪得虚名啊。

    林强的脸红了一下,尴尬地来回搓着两只大手,说:我就是这么个直来直去的性子,也想改,也试过,可不说实话不干实事的滋味,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顺其自然吧。

    改他干吗!大家喜欢的就是你这种实干精神,咱研究所几个常委,谈起你都竖这个。柳杨说着竖起大拇指。

    林强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便不接柳杨的话茬,而是问:柳总指挥,急着让我过来,是不是有新任务?

    柳杨不想一上来就告诉他家里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一个人承受能力再大,忽闻慈父身患绝症、孩子临近高考发生状况,也很难能把持住。自己也曾家有考生,高考前那种紧张那种焦灼,自己深有体会。这样想着,柳杨敛起笑容,说:那我言归正传。是这样,今天一上班,所办秘书将电话打到我这儿,说昨天下午政委在301医院,遇到你家属背着儿子跑上跑下做检查,一问才知道,是你那宝贝儿子凌一在学校打篮球时,腿受了点伤……

    林强的脸色顷刻间煞白,不安与焦虑毫无掩饰地写满全脸:我儿子腿受伤啦?严不严重?

    柳杨的大手掌按在林强的肩膀上,有力晃了晃,像是安慰又像是给他定心丸:别急,应该就是肌肉拉伤之类的。柳杨撒了个善意的小谎。接着他又说,你的请假报告填的是6月4号开始休假,休8天,我已经签字,政委的意思让你提前回去几天,离高考也就一周多点时间了,不能为了工作,真就连家也不要了。这里信号不好,跟家里通个电话也难,还是提前回吧,陪陪儿子和老婆。一眨眼你来这边已经三个多月,其他干部还可以轮着倒休几天,你却扎了根似的;中间虽说回过一趟,还是因为工作,我这个总指挥有责任,没安排好。噢,机票都给你订好了,下午两点三十分起飞。一会儿你去交代下手头工作,收拾收拾就出发吧。

    柳杨没把林强父亲身患重疾刚刚手术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一并告诉林强。现实太残酷,他不想让林强同时承受双重痛苦。

    林强好不容易等到自己安检,刚要走向指定位置,手机在兜里又震动起来。他对安检人员说声抱歉,自觉站到一边,掏出手机。还没有过什么时候,林强如此担心漏接妻子的来电。

    手机屏上显示的却是邹永川的名字。他心里一紧。工作区域不能开手机,不能打私人电话,打手机需要坐车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不是特别重要的事,小邹是不会给自己打电话的。

    小邹,什么情况?林强紧张地问。

    林主任,刚才进行突然断电快速恢复网络通信试验,可是……

    林强感到自己的心都要飞出喉咙:说结果!

    加电后所有数据成为乱码,能用的恢复手段都试过了,数据……没找回来。电话那边的邹永川已经带了哭腔。

    林强握着手机半晌没说话。此刻,他的脸发木头发木周身发木,仿佛忽然失忆,大脑一片空白。

    半晌,林强才回过神来,说小邹,我知道了,别着急,先挂电话吧。林强握手机的手无力地垂下,站在那儿茫然地注视着前方,直到安检员请他过去进行安检的声音传来,他才如梦方醒。这个时候,一个念头在脑海形成!

    林强对安检员说声谢谢,拎起小旅行箱,穿过等待安检的队伍,匆匆朝机票改签处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体现了林强对军队、对国家的忠诚,是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证明的,是无声的奉献。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等,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C.文章运用插叙的方法,叙述了林强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扎根部队,放弃了回家照顾亲人的机会。

    D.文章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含蓄的空白,暗示了林强最后的决定。

    (2)文章画线句子为什么要特地交代工作地点不能打手机?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加以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林强感到自己的心都要飞出喉咙:说结果!”(请从修辞手法或语言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②“林强握手机的手无力地垂下,站在那儿茫然地注视着前方。”(加点词体现了林强怎样的心理?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

    (4)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这个时候,一个念头在脑海形成”,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念头”是什么。

    (5)阅读全文,说说林强为什么会得到“强人”这个绰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那段日子,真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真实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