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毕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刘大杰记叙了自己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自中郎,号石公。与袁宗道、袁中道并称为三袁

    C《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宋代文学家。又名柳河东柳柳州

    D《生命之舟》是一则电视新闻,它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等,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B.《繁星·春水》收录了冰心一些“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其主题。

    C.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绝望岛,离开那个岛时,他已在岛上呆了29年。

    D.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虽然骑着快马,也不如船这么快。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散的人罢了。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样的山水也流连忘返了。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勤奋”后边加上“是否”)

    B.遮浪岛自然风景独特,以前人们对它的了解、认识和开发很不够,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将“开发”和“了解”互换位置)

    C.经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经过”或“使”去掉。)

    D.红色音乐剧《少年彭士禄》中彭士禄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高贵品质,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将“高贵品质”改为“英雄形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赤壁》,回答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2】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通过活动,同桌写了如下心得,请帮他填空:诗文中蕴含至善的道理。值得我们学习积累、理解探究,正如《虽有嘉肴》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善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近日,某校初二年级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名著阅读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中两项任务。

    整体感知

    知情节

    文段一: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文段二:

    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明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

    识作者

    法布尔

    辨特色

    记录真实情况,用事实说话。

    文段二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用③手法表现蝉。

    任务一:请在①~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思考探究

    任务二:文段一所写人物是④,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读下面材料,与小语一起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91.0%的儿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对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的调研访问中,75.52%的受访者认为健身是为了提升身体功能。青少年健身人群和女性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运动能力”,老年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心肺功能。72.1%的受访健身者认为,体育健身作用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还体现在促进心理健康、增加社交关系方面。

    (摘自《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

    【材料二】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推荐6—17岁青少年的运动量为:每周3天练力量。

    1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鼓励以户外活动为主。

    2每周至少进行3天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3减少静态行为,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两小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与老年人相比更多儿童青少年认识到体育健身的意义。

    B.青少年可以进行适当的高强度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练习。

    C.2014-2021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每年增长18.5%。

    D.初中学生每天观看电视、使用手机等视屏时间累计应少于2小时。

    【2】调查显示,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体育健身有哪些积极作用?请根据材料一概括。

    【3】小语平时不喜欢锻炼,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会给他提哪些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写一封短信。

    作品形式:书信

    写信人:一名初二学生

    写信时间:2019年12月15日

    读者角色:受学生信任的该校校长

    写作背景:临近期末考试,音乐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于是写信向校长反映

    写作目的:希望校长解决此事

    写作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书信格式正确。③不超过2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