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汕尾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呼   笔/点 落/巧妙绝 天/差不齐

    B./编   遒/脖/心宽体 使/鬼使神

    C./然   要/边 急/气吁吁 叱/惊不已

    D.簌/天   妥/字/金蝉脱壳 栅栏/姗来迟

  • 2、(品一品)

    逛完庙会,同学们纷纷在朋友圈中留言,表达感想。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热闹的庙会、喷香的美食,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

    B.在庙会上,我亲身体验到了戴月轩湖笔的制作,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庙会中的民俗展示、非遗展演等活动,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一下拉近了

    D.我期望未来的庙会能够传承中华文化中最传统和最精华,并让它产生新的活力。

  • 3、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维妙维肖。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抵。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他们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经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 4、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介词、代词、副词。

    B.“结构严谨”“拨动心弦”“繁忙景象”“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三年时间。”改成表惊讶语气的句子为“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三年时间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④蓼茸:蓼菜的嫩芽。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1)上阕中,_______________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吴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___________’啊!”

    (4)中国的柳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著名诗人、词人都留下了与“柳”相关的诗词。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

    【2】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14段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3】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4】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两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在朝着目标前进的途中,我们会觉得拖累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其实,如果能清理并丢掉一些“杂物”,如懒惰、怯懦……轻装上阵,我们能走得更快!

    请以“丢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