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常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B.拟写消息时,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C.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D.《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通过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 2、下列关于语法和修辞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分析问题、光明正大、天衣无缝、草长莺飞”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均不相同。

    B.“6月19日下午,邵阳市首届‘军创杯’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幕。”一句中的“圆满”作状语。

    C.“小溪流笑着往前跑。”按句子的功用分类,这个句子属于陈述句,句子的主语是“小溪流”。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拙劣   踪迹   懈怠   多多宜善

    B.枷锁   帷幕   孺动   目眩神迷

    C.诬蔑   弛骋   磅礴   轻歌曼舞

    D.翡翠   农谚   弥漫   自圆其说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该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点出了“春愁”这个主题,“一片”形容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排解愁绪。

    B.下片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思归的急切,“洗客袍”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

    C.“流光容易把人抛”,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D.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即倦游思归之愁。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摇”字颇具动态感,刻画出了乘船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招”字,意为招徕顾客,透露了词人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B.“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当地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和凄清伤悲的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C.“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是词人实写归家后的温暖生活。

    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流逝之快,“红”“”绿”二字活用为动词,化静为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关雎》中“_______ ”两句已经被人们作为歌颂美好爱情的一种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

    (2)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 ”成为现实,视频通话功能很好地将友人离别后的自我安慰变成了即时的沟通交流。

    (3)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4)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____”;虽然有最好的理想,不去学习,就“_____ ”(《虽有嘉肴》)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不久,一场“跨时空协奏”上演:馆藏战国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与馆藏唐代“天风海涛”古琴的山东省博物馆联动,利用低时延、高可靠的5G网络,用两部5G手机同时直播,使相隔千里的编钟与古琴共同演奏古乐曲,钟声、琴音几乎完美同步,身处异地的艺术家们仿佛同台演出…

    同4G相比,5G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10Gbps(吉比特每秒),时延由4G的20-90毫秒缩短到1毫秒,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移动通信设备的海量连接,是4G的500倍,而且可靠性高。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的生产生活。在北京2019世界5G大会的展览现场,远程驾驶、4K高清同步课堂、网联无人机等全新应用亮相,延伸着人们关于未来数字世界的想象空间。5G技术最终将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5G发展不是一项技术的单打独斗,它只有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才能发挥技术的“乘数效应,一起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孵化新的应用,催生新的业态。

    目前,我国拥有最完善的终端产业链与全球领先的5G技术,具备了建设全球最好5G的条件。但5G安全面临的挑战同样存在。随着新的服务模式、交付模式不断出现,网络和终端之间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隐私泄露渠道,需从更加系统的层面来提供体系化的防御解决方案。“未来,很多商业场景都与5G相连接,安全将成为5G发展中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没有5G的安全,就很难有5G产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用“云”来解决传统线下场景存在的难题。只要到云服务平台注册一个账号,企业和个人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IT资源和技术能力,既降低成本,又满足高效率的业务需求。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和技术能力的共享。在传统模式中,个人开发者和企业需要购买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还需要运营和维护。有了云计算,用户可以不用去关心机房建设、机器运行维护、数据库等IT资源建设,而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灵活地获得对应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目前广泛应用在互联网、金融、零售、政务、医疗、教育、文旅、出行、工业、能源等各个行业。

    云服务可以按需提供弹性的IT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配IT资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应用需求。比如,铁路12306系统就使用阿里云平台支撑春运等购票峰值的IT需求,保障系统在高峰期的稳定运行。

    专家表示,融合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物联网产生海量数据,5G用来传输和交换,而数据存储与计算需要云平台作为承载,人工智能也需要云平台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

    目前,云平台安全性已有相当保障,但仍面临挑战。数据泄露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安全问题。据相关安全机构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全速范国内就发生、了3813起数据泄露事件,被公迁丝据为41亿条,其中8起安全事件就导致了32亿条的数据泄露。

    云服务商应该加快对云安全前沿技术和基础安全的研究,上云的企业也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推动自身安全架构的进化。

    1“材料一”的第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2“材料”的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可以看出云计算有什么特点?

    4“材料二”划线句子中的“据相关安全机构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5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对“5G”“云计算”等“高科技”有了哪些认识?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拒绝谎言,欣赏真实;拒绝虚伪,欣赏坦诚;拒绝卑劣,欣赏高尚;拒绝怯懦,欣赏勇敢……这个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量和决心改变着我们。未来的日子,我会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请以“改变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清楚改变的过程;(3)详略得当,突出重点;(4)语言连贯,衔接紧密;(5)请勿套作,不得抄袭;(6)除诗歌外,文体皆可,但文体必须明确;(7)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