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修改:在句末添加“的价值追求”。
B.“校园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练初中生的意志,而且还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体魄。
修改:“增强学生们的体魄”和“磨练初中生的意志”调换位置。
C.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期末考试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修改;删去“否”。
D.海滨度假村为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溺水悲剧,制订了严格的海域使用规章制度。
修改:将“严格”改为“标准”。
2、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二是方法。
B.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件顶好的事情,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避免不受其伤害。
C.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裁 翘首(qiáo) 眼花缭乱 殚精竭虑(jiē)
B. 诘责 绯红(fěi)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wù)
C. 溃退 要塞(sài) 油光可鉴 诚惶诚恐(huáng)
D. 崎岖 蒙昧(mèi) 和言悦色 藏污纳垢(gòu)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新闻特写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
C.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以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
B.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黯然伤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鼓舞。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
D.全诗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6、默写。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 ”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了诗人杜甫的心胸气魄。(杜甫【望岳】)
7、下面的语段体现了保尔顽强勇敢、积极进取的精神,请联系整本书谈谈他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8、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各小题。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⑤……
⑥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重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⑦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直,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⑧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重,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概括选文中的情节或梳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请仿照示例完成。
________________:急切→停船偷豆:高兴→归来吃豆: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3】选文第一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感官至少写出两点)
【4】如何理解“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
9、请以“伴着 出发”为题(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