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背景和结语必不可少。
B.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
C.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D.新闻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悄然(qiāo) 虬枝(qíu) 愚钝(tùn) 诚惶诚恐(huānɡ)
B.猝然(cuì) 擦拭(sì) 纤维(xiān) 深恶痛疾(wù)
C.诘责(jié) 炽热(chì) 濒临(bīn) 重峦叠嶂(luán)
D.映衬(chèn) 寻觅(mǐ) 遏制(jié) 藏污纳垢(l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苦想一个晚上,都没有找到这道题的答题思路,经老师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
B.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要仔细斟酌一番才能给出处理意见。
C.每当夕阳西下时,陶渊明就伫立东篱下,遥望南山,看飞鸟一只接一只络绎不绝地返回山林。
D.小李同学在等红灯时被公交车溅了一身泥水,妈妈非说他是冒雨踢球弄的,这下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5、诗词鉴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历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4)透过《望岳》中“ , ”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默写完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下列语句中所描写的人物姓名。
(1)一九二九年在沈阳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帅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他是公开激烈反日的。
(2)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
(3)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凸出。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4)他大公无私,唯一的个人衣服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背心,与战士们一起爬山时,他像兔子般蹿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
(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指的是( )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2】第③—⑦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3】第⑦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9、题目:让我感动的一瞬间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