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明代的袁宏道、明代的宋濂、唐代的韩愈。
B. 《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品,都表达了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精神追求。
C.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它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还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算子·咏梅》一词以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B.《蒹葭》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C.《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流动”起兴,写出了主人公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D.《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别的环境轻快明丽,但山的静默,水的远去,难免勾起离别之伤。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动软件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将“传承”改为“传授”)
B.在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有多不好,都坚持不懈地创作。(将“他”调至“不管”前)
C.通过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领悟了文学之美,养成了阅读经典的习惯。(删去“使”)
D.能否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将“献身科学”和“热爱祖国”互换位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她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
B.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C.二三十年前,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
D.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原始绘画不是。图形文字要求达意明确,而绘画要求描写逼真。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为什么从传说中的骑鹤仙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2】全诗除了一个“愁”字,还有哪个字也暗含着情感,请找出来简要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7)《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的两句诗是: , 。
(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7、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①最后一章写成了,A 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给保尔通读了一遍。
②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
③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④母亲把沉甸甸的书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
⑤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⑥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⑦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⑧ “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⑨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文段中A是________,即将出版的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一段铁环指什么?
(3)保尔在写作中遇到了什么意外?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①题材怪异,画面狰狞,看后引人不适——此类画作被称为“暗黑画风”。前不久,媒体发起微博调查:你遇到过“暗黑画风”网络视觉暴力吗?1.4万余人参与投票,其中1.2万人表示“见过不少”。
②“暗黑画风”打着艺术创作的旗号,从小众圈子向网络空间扩散。一些暗黑画作通过弹窗、评论留言等形式诱导用户点击观看。就其传播动机和效果而言,这类画作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艺术创作的范畴,构成网络视觉暴力。
③要看到,经典艺术作品也有对邪恶、恐怖形象的塑造,但大多是以邪恶映衬正义,以丑陋衬托美好。这与暗黑画作有本质区别。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内容生产门槛降低,视觉文化进一步助长读图需求,消费文化追求新鲜、新奇。在这种背景下,出格的“暗黑画风”潜入漫画创作等领域,成为视觉暴力的新形式,具有一定隐蔽性。
④传播学者研究发现,长期观看电视暴力节目,很可能会对心理产生消极后果。青少年如果频繁接触此类画面,无疑会影响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据报道,暗黑画作的网上评论区,频繁出现流露悲观、偏激情绪的文字。对个体来说,也许只是出于好奇的偶然点击,但结果却是在纯洁的心灵中留下阴影。
⑤防范网络视觉暴力侵入青少年成长空间,具有现实紧迫性。图片诉诸直观感受,于潜移默化中影响价值观。青少年群体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追求个性,视觉文化对他们有天然吸引力。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因此,对于那些试图靠近青少年的网络视觉暴力形式,必须严密排查和防范。
⑥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视觉暴力,需要对症下药,疏堵结合。一方面,加大治理力度,在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平台上,对花样不断翻新的有害信息、伪装成各种面目出现的视觉暴力,坚决打击、防患于未然。今年7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深入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的不良动画动漫产品。对于家长、老师而言,也应提升互联网素养,消除认知盲区,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⑦与此同时,还应正视青少年对视觉文化的多元需求,多提供易于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优秀视觉文化产品。每一段青春,都难免经历成长的烦恼。关键时刻,一个收藏在手机里的动漫形象、一则仿佛在写自己的校园故事,也许能给予孩子独特的温暖。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以阳光和启迪。增加社会关爱,加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有助于让青少年自觉远离文化糟粕,实现健康成长。
⑧让我们携手努力,筑牢防护堤坝,净化网络生态,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节选自2020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1】这则新闻评论针对什么现象发表了评述?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划线句子列出具体的调查数据,有何作用?
【3】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视觉暴力?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4】《初中生世界》杂志社想调查“暗黑画风”对学生的影响,假如你是该杂志的特约小记者,你将采访一位接触过“暗黑画风”的同学,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9、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可以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