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D.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荒无人烟的沙漠。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姊妹(zǐ) 赋予(yú) 瞭望(liào) 行将就木(xínɡ)
B.漩涡(xuàn) 出轧(zhá) 绚丽(xuàn) 怒不可遏(è)
C.推搡(sǎnɡ) 消长(zhǎnɡ) 拾级(shè) 目眩神迷(xuàn)
D.颠簸(bǒ) 妩媚(wǔ) 矗立(chù) 霓裳羽衣(nínɡ)
3、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任劳任怨 摩肩接踵 和颜悦色 殚精竭虑
B. 触目伤怀 潜滋暗长 连绵不断 鹤立鸡群
C. 俯仰生姿 巧妙绝伦 为富不仁 诚荒诚恐
D. 交头接耳 藏污纳垢 重峦叠嶂 深恶痛疾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三峡》《藤野先生》分别选自《水经注》《朝花夕拾》;诗歌《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的作者分别是王维、王勃。
B. 《回忆我的母亲》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我爱我母亲”这一线索,叙写作者的成长过程,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C. 导语、主体是新闻正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使用充足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或阐释。
D. 写《金色花》的印尼人泰戈尔、写《动物笑谈》的奥地利人康拉德·劳伦兹、写《邓稼先》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写《美丽的颜色》的法国人艾芙·居里都获得过诺贝尔奖。
5、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①溽暑醉如酒,隐几②熟眠开北牖③。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②隐几:倚靠着几案。③牖:窗。④茶臼:捣茶用的石臼。
【1】为品读这首诗,小组准备从课内获得方法。请你参与整理,完成以下表格。
课内古诗文整理单 | ||
诗文名句 | 品赏 | 策略 |
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 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男子追求的对象。 | 关注修饰语 |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 _______ | 品读句式 |
气蒸云梦泽,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写出了烟波浩渺,波涛澎湃的宏伟景象,正如作者的凌云壮志。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柳宗元《渔翁》) | 以声衬静。渔翁人已不见,只留桨声。隐隐流露清高孤寂之情。 | 品读表现手法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 陶渊明虚构一个没有战乱的桃花源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知人论世 |
【2】请从“课内古诗文整理单”中选择一种恰当的策略品赏《夏昼偶作》。
【3】本展区要呈现“人与茶”的关系,选这首诗是否合适?小语对此有疑惑,请你来解答。
(1)为解答这个困惑,小组同学联系课内所学做了以下整理,请你补全所引古文。
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 水声和鱼给我带来快乐 |
(2)以上整理对你解答小语的疑惑有什么帮助?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小文同学收集了抒发家国情怀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 作者 | 表达家国情怀的句子 | 批注 |
《饮酒》(其五) | 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醉心田园。 |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 ①________,________。 | 忠君报国。 |
《春望》 | 杜甫 | ②________,________。 | 忧国思家。 |
7、名著阅读。
现代作家巴金:《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 ),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1)《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国籍)____(名字),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
(2)材料中的空格应填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红柳
山谷
①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荫,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
②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③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这一种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泉的滋润……
④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骨柔肠的女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的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自己的一腔浓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中。
⑤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她把她的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烦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静使人更为高贵和脱俗的了。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
⑥这荒漠瀚海,可是红柳们的天地啊。她的微笑,她的爽朗,她的高傲,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
(原载于2000年11月10日《扬子晚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认识红柳写起,层层深入,将自己对红柳的感受由表及里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B.文章以物喻人,揭示红柳的特质,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具有红柳精神的人。
C.文章以红柳高贵的魂灵向人们展示天地间生命的伟大,告诫人们要抵挡住物欲和烦嚣。
D.“大漠瀚海”与“江南内地”代表不同生活方式,红柳的选择是因为适应“大漠瀚海”。
【2】文章第①段写了胡杨树,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赏析句子)
(2)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结尾说红柳“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你从文中读出了红柳哪三个方面的性格?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或短句予以概括。
【5】文章的标题中的“寂寞”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理想,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600字;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