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登时(dèng) 糜子(mí) 挑拨离间(jiàn)
B.龟裂(jūn) 襁褓(qiáng) 两栖 (qī) 分崩离析(bēng)
C.拙劣(zhuó) 萦绕(yíng) 寒噤(jìn) 戛然而止(jiá)
D.漩涡(xuán) 拾级(shè) 歧途(qí)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盈 纪念日 苍海桑田 油光可鉴
B.浩瀚 阻栏索 一以贯之 和颜悦色
C.燥热 荧光笔 摧枯拉朽 振耳欲聋
D.诘责 混合物 眼花缭乱 诚惶诚恐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落水狗的情景)
B.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惨叫”生动形象地写出扁担已不堪重负,暗示父亲的身体已被累垮了)
C.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D. 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吗?(运用设问和反问,直接回答了信客忍辱负重的原因,表现信客的宽容大度)
4、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铁锹(qiāo) 瞠目结舌(chēng) 叱咤风云(chà)
B.炽痛(zhì) 稽首(qǐ) 鳞次栉比(zhì) 相形见绌(zhuō)
C.荣膺(yīng) 慰藉(jiè) 戛然而止(jiá) 丢三落四(là)
D.屏息(pǐng) 黄晕(yùn) 吹毛求疵(cī) 锲而不舍(qiè)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辰辰想在金陵折扇上题写诗句,你来帮忙补充完整。
(1)【隐逸之美】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思亲之美】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色彩之美】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伤感之美】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5)【想象之美】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
(6)【人格之美】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自然之美】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西北边塞绮丽雪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名著阅读。
初二(1)班正在进行名著分享会,各小组讨论热烈,发言积极。
小仪: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需要精神世界的繁华,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小征:我很认同你的观点,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我学到了很多,请大家和我一起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1)任务一:下列对相关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B.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生活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尤其是孙少安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带有理性主义的浪漫色彩。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本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
D.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们即使面对各种困苦,心中也始终坚守着自我实现的理想。就像贝多芬“以痛苦讴歌欢乐”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去勇敢的抗争。
(2)任务二:请阅读两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著名作家梁晓声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评价:“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
材料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发表后20年间,仅在苏联便用43种民族语言出版150多次。尤其是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一段独白,成为千百万青年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的故事大半个世纪以来感动了无数的年轻人,保尔和他的原型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请你结合原著相关内容和上面两则材料,谈谈这本名著带给我们的启示在现在的时代是否仍适用?
(3)任务三:请根据情节,先将【甲】处空白补充完整(填一人名),再选择相应的序号①②③④分别填入A、B、C、D处(只填序号),使之与故事内容相匹配。
初识冬妮娅 | 湖边相遇 | 救【甲】_______被抓 | 逃到冬妮娅家 | 与冬妮娅分手 | 再遇冬妮娅 |
他看见一个不认得的女孩子正扶着柳枝,身子低低地俯在水面上。 | A_______ | 那旧日的友谊,那如此可爱又如此叫人激动的友谊,就会恢复过来的。 | B_______ | C_______ | D_______ |
①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
②我首先是属于党,其次才是属于你和别的亲人们的。
③他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粗野无礼的人,无论如何,他一点也不像那些懦弱无能的中学生。
④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这个姑娘,真是极大的幸福!
【甲】_____ㅤㅤA._____ㅤㅤB_____ㅤㅤC_____ㅤㅤD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祖父的月光
杨献平
①那时候的月光真的如水,摇动的和不摇动的事物都在荡漾着。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顶上的那一片月光,却一直流动着,祖父的嘴巴也不断翕张,淌着的都是古老的传奇和故事。我摇着巨大的蒲扇,划动月光,为祖父驱赶着炎热和蚊蝇。祖父讲着我爱听的故事,虽然陈旧了,但语言和梦想永远新鲜。祖父所讲的那些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音乐。
②讲故事的时候,祖父的语调不紧不慢,静静地将他道听途说或是自身经历过的那些民间奇人异事,持续不断地灌输给我,往往,在紧要处卖个关子,或且听下回分解,让我欲罢不能。回荡在内心里的古灵精怪和故事碎片,像旧了的黑白胶片,在我的想象里翩翩起舞。
③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和祖父一同度过的。每晚,吃完饭后,我就早早地跑到祖父那里。通常,夏天的夜晚,我就把失明的祖父搀扶到不高的屋顶上,拿一面蒲扇,端一碗开水,请祖父给我讲故事。也有许多的小伙伴,自动围上来,竖着耳朵,一脸虔诚地听,有时讲到夜半三更,害得那些胆子小的伙伴不敢独自回家,祖父就拄着拐杖,敲敲打打地将他们一一送回家。
④奶奶说,祖父年轻的时候,不仅读过私塾,还收藏了不少四书五经和传奇志怪之类的书籍,上面的文字,他都读过,甚至几十年后,还会背诵。
⑤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祖父的故事,为我的童年营造了一种宽厚、亲切和富有想象余地的心灵氛围。可是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尤其是一天天地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到中学读书以后,我就不自觉地远离了祖父和他的故事。但过往如水,许多的故事都模糊如我们所经历的往事,而总会有一些场景,在记忆中矗立如碑。许多年后,我总是回想起童年夜晚里的那些均匀月光,是它们,让祖父翕动的嘴唇长出了美妙和神奇的花朵,让一个少年的乡村时光迷离、灿烂得不名所以。
⑥不幸的是,在我十八岁那年冬天的一个中午,看起来健壮,且没有任何疾病的祖父,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所在的尘世。几乎与此同时,我也携带着故乡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性与祖父当年在月光下给我讲的那些故事,走州过县,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存。起初,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艰难,很少回头打望来时的道路,也很少去回想童年时光,尽管那一段时光里花草繁茂,月光照耀的村庄和祖父的面庞坚韧而持久。
⑦再回到故乡,又去看了祖父、母居住的房屋,里面堆满了尘土覆盖的物什,大小蛛网挂满屋梁墙角。我知道,祖父和祖母,连同那些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是不会走的,他们的气息已经深入到了黄泥、榆木椽檩和空气中了。如今的村庄,月光依旧,但感觉已经没了少小时候的清净和缥缈了。房顶的青石板依旧,铺陈着岁月的落叶与灰尘。但月光照在上面,还是呈现出水的姿态,在风里微微荡漾,看得久了,仿佛祖父又在喃喃地讲故事了。
(选自作家文摘网,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的内容。
童年时,祖父给我讲故事——读中学,_______——十八岁,______工作初期,很少回想童年时光和祖父——再回故乡,______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也有许多的小伙伴,自动围上来,竖着耳朵,一脸虔诚地听。
【3】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祖父所讲的那些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音乐。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写祖父的故事,为什么以“祖父的月光”为题目?
9、学校文学社决定举办“阅读伴我成长”征文活动,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现向同学们征稿,写作提示如下: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姿态,但阅读的范畴其实远不止读有字之书,我们还会在生活中阅读到许多的无字之书,“阅读”父母,你会懂得何谓亲情;“阅读”乞者,你会懂得何谓尊严;“阅读”寒梅,你会懂得何谓傲骨;“阅读”大海,你会懂得何谓胸襟……
请以“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